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分析导致老年冠心病心率变异性降低即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影响因素,同时探讨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即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共36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为143例,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冠心病诊疗指南(2007版)》规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所有收集的病例均采集姓名、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冠心病病程、合并症及病程(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口服药物情况(主要为服用β-R阻滞剂情况)等基本资料。同时收集常规检查及检验结果,包括血脂系列、空腹血糖、标准12导联心电图QTc间期、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夜间平均心率、心脏超声结果等,其中心率变异性相关参数包括:①24 h内全部正常的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R-R intervals,SDNN);②5min窦性R-R间期的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 index);③5min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④正常的相邻心动周期间的差值的均方根(square root of the mean of the squred differences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r MSSD);⑤两个相邻正常心动周期的差值大于50 ms所占的总数的百分数(percentage of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 exceeding 50 milliseconds,PNN50);⑥HRV三角指数:窦性心搏间期总数与窦性心搏间期直方图高度比值。依据心率变异性是否异常,分为心率变异性正常组(n=91例,SDNN≥102ms)及异常组(n=52例,SDNN<102ms),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冠心病发生HRV异常即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按合并症分为冠心病未合并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者(T0组)31例,合并有高血压者(T1组)48例,合并2型糖尿病者(T2组)30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者(T3组)34例,比较四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QTc间期,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变化。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录入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sx?)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根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正态分布资料应用t检验,非正态或等级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冠心病心率变异性降低的影响因素,多组间比较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依据心率变异性分组筛选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冠心病病程、高血压、2型糖尿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可能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2型糖尿病、左房内径增大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2评估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SDNN、SDNN index、r MSSD、PNN50、HRV三角指数T3组较T0、T1、T2降低,夜间平均心率与QTc间期T3组较T0、T1、T2均增加(P<0.05);SDNN、SDNN index、r MSSD、HRV三角指数T1、T2较T0组降低(P<0.05);SDANN index T1、T3组较T0组降低,QTc间期时间T1组较T3组延长(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和/(或)2型糖尿病、左房内径增大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即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合并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