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宏观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也是涨跌起伏,两者似乎存在着某种相互影响关系。为了解开股价波动的秘密,无数学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股价的波动原因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希望能找出股价波动的规律甚至去预测股价的走势。随着二十世纪末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跳出传统金融学的框架,结合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投资者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发现“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在实际的市场活动中往往难以满足,投资者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对股价波动的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五个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构建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并突破性地将其引入到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上证指数预测模型中。从整个研究时间段来看,PPI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制造业PMI指数、恒生指数、美元指数和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是上证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在模型中,PPI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所占权重最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功能。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是上证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上证指数也是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的格兰杰原因,它们之间的先后影响关系是相互的。比较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绝大部分的模拟值比实际的上证指数值小,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股票市场相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存在一定的泡沫。在牛市阶段,工业增加值,PMI指数,道琼斯指数,美元指数是上证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投资者情绪和上证指数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在模型权重中也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说明投资者情绪也是助涨牛市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还发现在牛市过程中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具有惯性,不容易改变。在熊市阶段,GDP增长率、PMI增长率、储蓄存款以及准货币和上证指数之间存在单方面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一步验证宏观经济不景气在熊市中得到了反映。上证指数能够单向格兰杰引起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相比较于股价指数的上涨,股价指数的下跌更容易让人产生相应的内心波动和情绪低落。熊市阶段上证指数预测模型的权重构成反映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是造成股价持续性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三个阶段的上证指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均较好。从长远来看,股票市场上一些非基本面的因素都将会得到修正,作为股票市场监管当局,应该正确引导投资者,避免由于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引起的股票指数的不合理波动。而本文所提出的包含宏观经济发展指标、投资者情绪以及其他资本市场指标的预测模型无疑将会对股指的预测以及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