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褐斑病是目前危害我国杨树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以药用植物茵陈为材料,从中分离得到大量放线菌,以杨树褐斑病原菌为指示菌,通过筛选获得具有抗杨树褐斑病原菌活性菌株,并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NA等分子特征等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活性菌株进行发酵工艺优化验,初步弄清对杨树褐斑病具有生防作用活性菌株资源。结果如下:1、从茵陈根、茎、叶中分离得到349株内生放线菌,编号依次为KLBMP4901-KLBMP5407。2、以杨树褐斑病病原菌为指示菌,对349株菌进行抗杨树褐斑病病原菌筛选,结果显示,有75株放线菌具有抗杨树黑斑病活性,其中4株放线菌的抗菌活性达到了80%以上。3、对上述4高活性株菌株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这4株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4、综合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等方法对上述4高活性株放线菌菌株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4株链霉菌抗杨树褐斑病最佳发酵条件:KLBMP4014最佳发酵条件:果糖5%,蛋白胨1.2%,发酵时间196h,pH7,接种量6%,转速190r/min,温度28。C; KLBMP4034最佳发酵条件:燕麦4%,蛋白胨1.5%,发酵时间196h,pH4,接种量6%,转速190r/min,温度28。C;KLBMP4124最佳发酵条件:果糖5%,蛋白胨1.5%,发酵时间196h,pH7,接种量6%,转速190r/min,温度28。C;KLBMP4306最佳发酵条件:燕麦5%,蛋白胨1.2%,发酵时间196h,pH7,接种量6%,转速190r/min,温度2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