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爱莲的唱腔艺术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爱莲是我国著名的越调大师,被誉为“越调皇后”、“越调的常青树”。她也是越调业界中硕果仅存的一位老艺术家。她创立的独树一帜的“毛派”艺术可谓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本文从毛爱莲的艺术生涯入手,着重对她的唱腔艺术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和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毛爱莲的艺术人生,分别叙述了她艰辛的学艺生涯、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艺术情怀。第二部分:毛爱莲的唱腔艺术。毛爱莲不仅充分继承了越调的传统,还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大胆创新。把其他剧种的优点巧妙地揉进越调唱腔,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别具特色的“毛派”艺术唱腔,也为古老的越调剧种注入了活力。毛爱莲老师的“乱弹”更是越调界的一绝。她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把乱弹音乐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良好的气息支持、规范讲究的咬字、吐字方法,加上美妙的鼻腔共鸣,形成了婉约、细腻、清脆柔美的唱腔特色,如同“夜静风吹银铃响,大珠小珠落玉盘”,真是“甜、纯、清、巧、情、快”,广为人们赞颂和传唱。第三部分:毛爱莲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笔者通过她对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分析其整体的表演艺术风格。第四部分:思考与启示。笔者通过对毛爱莲唱腔艺术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对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以及戏曲对于民族声乐发展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期刊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随之而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对地域文化产生着冲击,保护那些正在逐渐消失的地域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品牌承载着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