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给出了五个描述极端降水的特征量的定义,在对江淮地区梅雨期(6~7月)极端降水场分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江淮各区梅雨期极端降水的气候特征和梅雨期极端降水异常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1)江淮南、北两区的暴雨以上极端降水都主要集中在梅雨期,梅雨期的极端降水异常也最大;(2)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对梅雨期总降水量的贡献都很大,多年平均梅雨期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四成左右,(3)1950年代中期之前及1990年代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都处于异常偏多状态,1990年代是近50年中极端降水最多的时期.(4)近50年来,江淮北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呈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而江淮南区呈较大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梅雨期暴雨日数的上升趋势非常显著.(5)得出了江淮北区梅雨期暴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集中率,梅雨期暴雨强度和梅雨期暴雨贡献率的周期特征.(6)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北方冷空气密切相关,江淮南区极端降水与副热带高压关系密切,但北区与副高相关不很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浓雾的能见度特征。结合南岭山地高速公路浓雾典型个例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层结条件等气象条件与南岭山地高速公路浓雾能见度
本论文利用2002-2003年登陆广东沿海地区的三个台风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对台风各个阶段的湍流特征量和脉动功率谱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运用FORTRAN和MATLAB工具对湍流资料进
2003年4月中旬黄河下游出现了一次水平尺度超过200km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αCS)的强烈发展过程,它不仅给济南市带来了大暴雨,而且还出现了阵风锋这样的强烈的对流性天气现
本文收集黄土高原地区表征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的气象资料和主要作物的生长发育期及产量资料,采用多种分析研究方法,对近45年该区太阳辐射、平均气温、日较差、积温、
本文对2004年7月29~30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对大尺度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后,确定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河套倒槽。大范围西南气流及低空中
"学习地图"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文字信息变成多彩的、有逻辑关系的图解,激活神经细胞通道,形成大脑图谱。笔者尝试运用学习地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