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灾因其涉及广泛、持续时间长、损失严重等特点,成为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湖南省为农业大省并非农业强省,农业是其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由于湖南省气候和地形特征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使得该省也成为农业旱灾的易发和常发地区。因此,本文以湖南省具有的资源条件为切入点,通过对湖南省实际资源状况的研究分析及优化,在提高资源水平的基础上来提高湖南省农业旱灾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这对减少农业旱灾的损失和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源影响着农业旱灾发生的强度,也对农业旱灾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优化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农业旱灾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恢复性资源,是在农业旱灾过程中可更新恢复或可通过人为因素进行优化的农业资源。本文首先对湖南省农业旱灾的具体状况进行概述,并根据湖南省的旱灾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旱情程度的强弱,将其分为湘东、湘南、湘西、湘北和湘中五大区域,并以恢复性资源为主要研究因素,对这五大区域的恢复性资源状况进行整理统计和相关分析,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湖南省农业旱灾恢复性资源评价模型,确定相关指标,并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相关数据和分值,然后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出这五大区域的农业旱灾恢复性资源水平的具体分值,从而得出五大区域的恢复性资源水平高低。最后根据各恢复性资源水平状况,对其提出合理以及可行的优化措施,来提高各个区域的恢复性资源水平,从而提高各个区域的农业旱灾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以达到提高湖南省整体的农业旱灾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