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SO2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所以削减SO2的排放量是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其中燃烧后脱硫占主导地位。燃烧后脱硫(FGD)又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湿式石灰石一石膏法是现在应用最多,技术比较成熟的湿式脱硫工艺。传统的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效率低、成本高,不适合我国的国情。等离子体脱硫技术是进来新兴的一种脱硫工艺。其中,电晕放电技术是最富研发潜力、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国内外的科学家都对等离子体脱硫技术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的成果,研究的重点主要在气体放电理论、放电特性、反应机理、电源和反应器结构等方面。但是,要成熟的工业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课题设计并建立了一套针板式电晕反应器装置,利用高压直流电晕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并以SO2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配备模拟SO2废气,研究并总结了低温等离子体降解SO2的一般规律。本实验首先对电源放电现象以及产生等离子体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负电晕的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高于正电晕。O3产生浓度随着电压的增大、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大,并且正电晕大于负电晕。但负电晕可以在较高电压下运行,产生比正电晕更多的氧等离子体和O3。在条件实验中,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对SO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其它放电条件相同时,负电晕的SO2去除率优于正电晕。2.去除效率随放电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其中负电晕、异极距为1cm、极间电压15kV时,电晕放电等离子体SO2的去除效率达到最大80.2%。3.在一定电源功率范围内,随着电源功率的增加,去除率也会随着增加。当电功率低于2W时,脱硫效率增加较快;电功率高于6W以后,脱硫率增加已不明显。4.SO2去除率随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大。电压为15 kV时,气体流速为100L/h、150L/h、200L/h的SO2去除率分别为80.2%、73.9%、67.3%。5.SO2去除率随SO2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电压为15 kV时,初始浓度为1338 ppm的SO2去除率为80.2%,而初始浓度为2383ppm的SO2去除率只有67.9%。6.NH3注入量与SO2去除率呈正比关系。当氮硫比低于2时,SO2去除率较低,随着NH3注入量得增加,SO2去除率增长较快;而氮硫比大于3时,SO2的去除率增长趋于平稳,可达83.8%以上。7.随着氮硫比的增加,尾气中NH3的浓度也是增加的。8.改变NH3的进气口位置不能提高SO2去除率,但是能改变产物的成分。最后,本文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