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ygens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SO2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所以削减SO2的排放量是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其中燃烧后脱硫占主导地位。燃烧后脱硫(FGD)又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湿式石灰石一石膏法是现在应用最多,技术比较成熟的湿式脱硫工艺。传统的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效率低、成本高,不适合我国的国情。等离子体脱硫技术是进来新兴的一种脱硫工艺。其中,电晕放电技术是最富研发潜力、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国内外的科学家都对等离子体脱硫技术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的成果,研究的重点主要在气体放电理论、放电特性、反应机理、电源和反应器结构等方面。但是,要成熟的工业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课题设计并建立了一套针板式电晕反应器装置,利用高压直流电晕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并以SO2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配备模拟SO2废气,研究并总结了低温等离子体降解SO2的一般规律。本实验首先对电源放电现象以及产生等离子体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负电晕的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高于正电晕。O3产生浓度随着电压的增大、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大,并且正电晕大于负电晕。但负电晕可以在较高电压下运行,产生比正电晕更多的氧等离子体和O3。在条件实验中,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对SO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其它放电条件相同时,负电晕的SO2去除率优于正电晕。2.去除效率随放电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其中负电晕、异极距为1cm、极间电压15kV时,电晕放电等离子体SO2的去除效率达到最大80.2%。3.在一定电源功率范围内,随着电源功率的增加,去除率也会随着增加。当电功率低于2W时,脱硫效率增加较快;电功率高于6W以后,脱硫率增加已不明显。4.SO2去除率随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大。电压为15 kV时,气体流速为100L/h、150L/h、200L/h的SO2去除率分别为80.2%、73.9%、67.3%。5.SO2去除率随SO2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电压为15 kV时,初始浓度为1338 ppm的SO2去除率为80.2%,而初始浓度为2383ppm的SO2去除率只有67.9%。6.NH3注入量与SO2去除率呈正比关系。当氮硫比低于2时,SO2去除率较低,随着NH3注入量得增加,SO2去除率增长较快;而氮硫比大于3时,SO2的去除率增长趋于平稳,可达83.8%以上。7.随着氮硫比的增加,尾气中NH3的浓度也是增加的。8.改变NH3的进气口位置不能提高SO2去除率,但是能改变产物的成分。最后,本文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简称Ar病症)与支气管哮喘(简称Ba病症)、过敏性结膜炎(简称Ac病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5例Ar病症患者、45例Ba
<正>乳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病率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预防和诊治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政府为此也出台了系列大学生促就业政策、措施,但"被就业"现象的出现把民众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大学就业率,"被就业",高校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每个学校设计在线餐厅成为了学校必不可少的任务。学校的在线餐厅是实体食堂的很好的补充,丰富了同学们的就餐的选择,方便了广大的学生,同时保证了学校
传统寺庙建筑群往往受到各宗教教义影响而形成一种综合排布方式。各寺庙之间形成意匠的对应与空间的呼应。本文以金石文献为依据,通过梳理历史源流,分析得出白塔山古建筑群经
欧盟的价值观外交是欧盟外交手段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地区性政治经济实体,欧盟的价值观外交是建立在成员国对价值观一致认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无论是欧
在充分总结十多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1年7月2日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各地从2001年9月起试行。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第三次
地勘单位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造能够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内部环境,只有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才能适应地质市场的发展要求。增强地勘单位凝聚力,必须要正确评价地勘单
<正>1回顾1.1原油1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总体震荡回落。虽然巴黎遭受恐怖袭击以及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导致地缘局势紧张推升油价,但由于受到原油市场担忧供应过剩、美国
本文考虑了生化反应中一类多分子二级饱和反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极限环的存在性、不存在性和唯一性,并且得到了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