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关系突变的法国政治文化分析——以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为例

来源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法关系在经过希拉克总统离任前的“蜜月期”之后,迎来了萨科齐执政后的“突变期”。萨科齐总统执政后中法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和谐事件,为什么会导致萨科齐执政后的中法关系转向?其背后的因为有很多,但其深层次的因素却是深深植根于其中的法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法国的政治文化有有利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很多不利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因素。只不过在以前的对华政策中,历届政府能够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做出有利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决策。因此,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分析萨科齐执政后中法关系的突变将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视角。   全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首先阐述本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其次主要是关于政治文化内涵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是关于本文的分析框架。第四是关于论文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包括本文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并限定第三部分中法关系突变中政治文化分析的范围;对“当前”概念的界定。最后是关于本文的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部分(第一、二章)首先是关于政治文化与国家外交的分析。其次是论述萨科齐总统执政后的中法关系突变,包括中法关系发展历程的回顾,萨科齐执政后中法关系突变的表现,以及中法关系突变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一个共同指向对象那就是隐藏其后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又因为在中法关系中,中国一直处于对法方的被动调整地位,因此导致突变的根本因为在于法方自身的内部因为,应主要分析法国的政治文化。   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本部分主要根据前文对政治文化的定义,从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综合的角度来分析法国的政治文化。具体是从法国政治态度:权威主义与反权威主义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法国政治意识:例外主义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法国政治价值:普世价值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以及法国政治心理:“高卢雄鸡”、“大国的荣光”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心理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这一突变的法国政治文化因素。   第四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法国政治文化分析的对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萨科齐执政后的中法关系仍然也会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在的突变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同时,世界的丰富性在于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中法在政治态度上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在政治意识上公平公正相互协调;在政治价值观上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最后中法在政治心理上平等对待相互交流。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全局,而且关系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全局
学位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逐步深入,国际游资在繁荣国际金融市场、优化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但其惊人的破坏力也在上世纪90年代接连发生
学位
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是一个世界难题,计算方法的构建和适用对于赔偿数额的合理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在专利实践中,法定赔偿的滥用和计算方法的不规范适用已经严重影响了赔偿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民主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但究竟该如何从制度上改善这种状况尚需进一步探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制度、提高行政效率、防范行政腐败、特别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迅速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城市化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国家征用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成为必然。由于土地产权模糊、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农民失去了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相应的权益,土地的保障功能消失,但是失地农民的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压力增大,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