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法关系在经过希拉克总统离任前的“蜜月期”之后,迎来了萨科齐执政后的“突变期”。萨科齐总统执政后中法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和谐事件,为什么会导致萨科齐执政后的中法关系转向?其背后的因为有很多,但其深层次的因素却是深深植根于其中的法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法国的政治文化有有利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很多不利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因素。只不过在以前的对华政策中,历届政府能够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做出有利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决策。因此,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分析萨科齐执政后中法关系的突变将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视角。
全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首先阐述本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其次主要是关于政治文化内涵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是关于本文的分析框架。第四是关于论文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包括本文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并限定第三部分中法关系突变中政治文化分析的范围;对“当前”概念的界定。最后是关于本文的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部分(第一、二章)首先是关于政治文化与国家外交的分析。其次是论述萨科齐总统执政后的中法关系突变,包括中法关系发展历程的回顾,萨科齐执政后中法关系突变的表现,以及中法关系突变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一个共同指向对象那就是隐藏其后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又因为在中法关系中,中国一直处于对法方的被动调整地位,因此导致突变的根本因为在于法方自身的内部因为,应主要分析法国的政治文化。
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本部分主要根据前文对政治文化的定义,从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综合的角度来分析法国的政治文化。具体是从法国政治态度:权威主义与反权威主义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法国政治意识:例外主义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法国政治价值:普世价值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以及法国政治心理:“高卢雄鸡”、“大国的荣光”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心理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这一突变的法国政治文化因素。
第四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法国政治文化分析的对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萨科齐执政后的中法关系仍然也会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在的突变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同时,世界的丰富性在于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中法在政治态度上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在政治意识上公平公正相互协调;在政治价值观上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最后中法在政治心理上平等对待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