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总体上看,蔬菜育苗技术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营养问题仍处于“黑箱”的研究阶段,对于一些重要育苗技术环节的研究,不但要求形成能实施于生产的现代化技术,而且也应同时揭示其有关机理,才能不断改进与完善育苗技术体系,发展现代蔬菜育苗产业。本课题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果菜育苗中营养环境为重点,结合我国育苗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的,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进一步明确了穴盘无土育苗的优越性,在比较全面地试验及追踪产量形成的细致调查基础上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改革土培长龄大苗是我国育苗技术改革的切入点及技术焦点。设计三种处理:①土钵长龄大苗②土钵短龄中苗;③穴盘无土短龄中苗。以番茄(L-402)作为试材,采用对果菜前期产量有较大的预测性的G值(G=苗干重/育苗天数)和壮苗指数(茎粗/茎高×苗干重)作为衡量秧苗质量的主要指标(以下所有试验同),并测试必要的生理指标。试验结果为:土壤育苗(处理1、2)的出苗情况远不及无土育苗,在相同的育苗期条件下无土苗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土培苗要快得多。尤其是根系的差异更为显著,无土苗的根系重量几乎3倍于土培苗。秧苗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与此完全一致。⑴秧苗健壮程度的差异必然反映在产量形成上,且与秧苗的生理状态相联系。同样是土培育苗,长龄大苗(处理1)的前期产量显著高于中龄苗(处理2),这与定植时秧苗的G值、壮苗指数对早期产量的预测结果相一致(r值分别为0.9971**,0.8966**)。但从总产量来看,处理1却明显地降低。处理2与处理3两个育苗期相同的处理在产量形成的规律上基本相似,但无土苗在早熟性、结果数及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土培苗。根系活力是秧苗健壮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苗龄增大,根系总吸收面积的绝对值明显增加,但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占根系总吸收面积的比例却明显下降,说明根系的活力降低;而苗龄相对较小的处理2和处理3的秧苗根系活力则较高,尤其是无土穴盘苗的根系活力比土壤苗还高出7%。各处理间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也基本上和上述规律一致。本试验中秧苗的抗寒性是长龄大苗高于短齡中苗,但处理2和处理3之间没有显著差别,说明无土苗与同龄土培苗相比抗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别。⑵“长龄大苗”是改造我国蔬菜传统育苗技术,提高秧苗质量的一大障碍。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蔬菜商品性生产大发展时期,早上市抢高价的市场状况已经逐步被依靠高产优质争效益所代替。在蔬菜生产迅猛发展,蔬菜种苗即将走向产业化道路的今天,重新认识传统育苗的经验,特别是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