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美育学的学术进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china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是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美育理论学术进程的研究.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侧重对于这一进程中学术史意义上的内在演进规律作出总结与评判.在总结与评判的所依据的出发点上,该文意图通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审美活动、审美生活的思想作为审美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以美育理论或美育学学科在美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三维构成作为学科演进的依据,并以对于中国审美教育理论三期的分析作为新时期美育理论进程的学术背景,来展开对于新时期美育理论在整体的学术进程、关键命题的探讨以及新时期主要美育理论研究者学术见解的论述.该文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关于审美生活的论述可以作为建立美育学的逻辑出发点.原因在于,审美生活的概念包括了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审美欲望、审美行为、审美时间、审美客体的选择等整个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关于审美生活的思想更为合乎美育学的直接目的,当然,最终是为审美教育活动服务的;而且,在迄今为止的关于审美生活的论述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表现得更为科学与深刻;当代西方美学尤其是存在主义美学的许多观点,都使得这一趋势愈来愈明显;另外在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美学发展中,业已出现了较多的相关的论述,都为提出以审美活动、审美生活作为美育学的逻辑起点来建构美育学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该文认为,应以美育理论或美育学在学科上的三维构成作为考察新时期美育理论的线索.作者认为,应以审美活动、审美生活的获得与提高为核心与最高目标,然后以审美活动、审美生活中诸多因素构成的交叉关系为对象,来构成一个相对完满的富有学术适应性与弹性的美育学科体系.但同时它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也就是说这样一种交叉并不是机械的简单的复合.
其他文献
“开胸验肺”事件引起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人们开始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予以重新审视。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职业病患者的维权路能否变得更加平坦?职业病防治工作能否因此而取得新进展?    2009年7月26日,对河南小伙张海超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只不过,“高兴”的背后,代价过于沉重。  这一天,在卫生部专家的督导之下,河南省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张海超的职业病问题进行了会诊,最终
艺术直觉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难点之一。古今中外众多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曾经提及、研究过它,以至于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领域。笔者首先对艺术直觉这一模糊的概念
本文试图以后现代转向为思想背景,以当代中国的建筑主流实践和学术研究为知识背景,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验建筑的发展进行后现代的解读.一方面从时间维度上回顾中国实验
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写作中,林白的作品即便不是最为出色的,也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在各种对于这一时期女性主义写作和女性主义理论的论文和著作中便可发现,林白的名字几乎总是夹
本文将人们对王小波作品的接受置于90年代以后的文化语境中,通过梳理与分析不同年龄层的人们对王小波的言说,来反观当代主体在自我认同时所使用的话语及所借重的资源。1997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