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042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多种分类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三柱分型结合Shcatzker分型,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54例(56侧)胫骨平台骨折。单纯压缩骨折2例,均为SchatzkerⅢ型;15侧后柱骨折,其中SchatzkerⅠ型3侧、SchatzkerⅣ型6侧、SchatzkerⅤ型6侧;外侧柱合并后柱18侧,其中SchatzkerⅠ型2侧、Ⅱ型4侧、Ⅴ型12侧;内侧柱合并后柱7侧,均为SchatzkerⅣ型;三柱骨折14侧,均为SchatzkerⅤ型。单纯压缩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后柱采用倒L形或S形入路,外侧柱联合后柱采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侧柱联合后柱采取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入路及三柱采取前外、内侧联合后侧入路进行手术。结果随访12-28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率为96.4%。8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一例出现感染、关节僵硬、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6周,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14.9周。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HSS评分分别为65分、90.2分、92.5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20°~90°、2°~116°、1°~130°,术后1个月分别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的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X线片上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分别为88.3°±4.2°、89.2°±4.8°、89.6°±5.3°,后倾角分别为8.3°±3.2°、8.7°±3.4°、9.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柱分型弥补了Schatzker分型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分类及指导的不足,Schatzker分型弥补了三柱分型未描述单纯压缩骨折的不足。综合治疗更具有理论性、可靠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完壁式乳突切开Ⅰ期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乳突切开Ⅰ期鼓室成形术的术式选择及术后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治疗的行乳突切开伴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