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互文性”问世以来,文论界就掀起了一阵研究热潮。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互文性”强调一个文本的阐释应建立在对其他文本的理解之上,将文本联结于一个无线延展、相互交织的文学网之中。目前,学界主要着眼于外互文研究,但内互文,尤其是同一个作家不同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却鲜少得到关注。事实上,许多作家在前后创作的作品中都呈现了自我指涉的关系,不断彰显其艺术追求和审美价值。由此,本文拟以阿特伍德的小说《盲刺客》和诗集《吃火》为研究对象,不仅致力于考证此二文本间的互文事实以及作者“自我指涉”背后的文学内含,同时,本文还考察不同文类的内互文关系研究范式,以期丰富互文研究。 论文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阿特伍德相关研究和本文研究目的。第二章厘清互文性相关理论及“互文”与“内互文”的联系。因国内尚缺乏对不同文类作品内互文关系的研究方法,本章还提出了内互文研究的可行性、价值和潜在分析范式。第三章着眼“文类互文”,考察异质文类在文本中的凸显和多话语互动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的控制。第四章关注“意象互文”。重复的意象呈现强烈的自反性。通过仿拟、延展和颠覆的互文关系,两个文本在意象上相互辉映、充实了阿特伍德的文学图解。第五章考察此二文本在主题思想上的对话,多方面地阐释和补充了阿特伍德的艺术思想和追求。第六章总结和重申了互文性写作对阐释阿特伍德不同文类作品的重要意义。自我互涉的意识贯穿了其文学创作的始终,不仅体现了作者打破规约、寻求“文学共生”的理念,还证明了内互文关系中存在的异质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