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研究——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视角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123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法治精神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是在最高和最深层面上去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内涵、理论依据、重大意义、价值追求和各项原则原理,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法治建设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深入到了法律文化的核心层面--观念层面。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不是凭空猜想出来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指导下,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有益成分,并吸收了我国传统法律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土壤。因而,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及内容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分三章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法治、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文化等相关概念的概括介绍。第二章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进行透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博大精深,本章选取了其中三个思想(民为邦本思想、以法治国思想、礼法并用思想)进行论述。第三章是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上,与前面三个思想一一对应,分别阐述这三个传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及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文化贡献。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积贫积弱、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不充满着憧憬与梦想。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国梦想的提出,经历艰难曲折的探索、
历史上蒙古族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类型为其主要的生存方式。“逐水草而居”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天然的水源、草场,取得相应的生产资料,从事相应的经济生活。因而,“游牧”
宪法思想就是指关于宪法根本法地位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运用宪法规范国家权力即规范国家权力的来源、配置、运行等,以及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论体系。一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
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已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