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立法批准制度探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OfJXU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旗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都必须报请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可以生效实施。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地方立法实践中,省级人大常委会依照相关规定批准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立法监督制度,地方立法批准制度在预防法律体系内部冲突、保障地方立法质量、预防重复立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批准制度涉及到批准主体的资格和能力、审查批准的标准、限度等相关的具体问题。例如,按照2000年《立法法》的规定,较大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必须报经省一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不少人就认为,正因为立法批准制度的存在,限制了较大的市和自治州、自治县的地方立法权,使得它们跟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相比而只享有“半个立法权”,而省一级人大常委会对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相关法规的审查批准,客观上也存在一些“自身立法工作任务过重”、“对地情民意实际情况了解不够”等实际问题,以至于人们亦对该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存有一定的质疑。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15年全国人大对《立法法》进行修正,将地方立法权进一步“下移”,设区的市和自治州获得了地方性法规制定权。在立法权下放的实际操作中,省级人大常委会放权节奏失控,短周期内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激增,地方立法格局由此发生巨变。反观我国现行的立法批准制度,其固有的沉疴尚未根治,变化中的地方立法格局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全新的地方立法格局冲击下,该制度又将何去何从?相关问题亟待深入探究。为此,有必要回顾我国地方立法批准制度的由来与历史沿革,厘清立法批准的性质和特点,研究我国立法批准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检讨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思相关问题的制度成因,分别从确定专门的审查批准机构、构建统一的立法批准程序、规定统一的批准审查处理结果、明确报请批准事项的理由说明内容、提升报请批准法规的质量五方面提出完善立法批准制度的建议,以期逐步完善我国现行立法批准制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ESD术后溃疡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分析。方法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受ESD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溃疡愈
气升式反应器因其结构简单,有良好的混合传热性能,便于操作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化工、生物化工等行业。本文利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利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重点针
为改善甜玉米的种子活力,分别利用La3+,Ce3+,Er3+和Pr3+对sh2甜玉米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Ce3+,La3+,Er3+和Pr3+元素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
针刀是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全新的学科。针刀医学的特点是把大部分需要作开放性手术的疾病变为闭合性手术,几乎无损伤的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
目的通过QC小组活动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手术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利用QC小组活动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3例老年手术患
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优秀分子,必须发挥其先进作用。结合独立学院特点,本文分析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重大意义、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