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枝是减少木材节疤,提高木材质量的重要森林经营措施,而合理的修枝强度是取得良好修枝效果的关键。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珍贵用材树种,为了解不同修枝强度对水曲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小九林场和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选择15年生和20年生的水曲柳人工林,采用修去树高30%、40%、50%和60%以下枝条的4种强度进行修枝。修枝后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浓度、氮浓度,及树木各器官(叶、枝、干和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NSC),同时测定树木的胸径生长情况。通过对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两种林龄的水曲柳人工林,在30%~50%修枝强度处理的胸径年生长量均表现高于对照,而60%修枝强度处理的胸径年生长量均表现低于对照的趋势,但各修枝强度对水曲柳人工林的平均胸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不同强度修枝后,伤口上方树干直径生长随修枝强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修枝促进了伤口上方树干直径生长。(2)两种林龄水曲柳人工林,各修枝强度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且随修枝强度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50%和60%修枝处理时,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强度修枝均促进了叶片氮浓度和气孔导度增加,修枝引起叶片氮浓度和气孔导度增加可能是导致净光合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3)两种林龄的水曲柳人工林,修枝后叶片总非结构性碳浓度在生长旺盛时期(7月和8月)均低于对照,枝条、树干和粗根总非结构性碳浓度在生长季末期(9月)多数修枝处理低于对照。尤其对于20年生林分,当修枝强度为60%时,细根总非结构性碳浓度在整个生长季均显著低于对照。高强度修枝(60%)导致细根非结构性碳在整个生长季供应不足,将限制细根的生长。总之,对于水曲柳幼龄人工林,当采用修去树高30%~60%以下枝条的强度进行修枝时,水曲柳通过增加净光合速率的方式,补偿了修枝对生长的不利影响,使得胸径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在60%强度修枝时,引起细根总非结构性碳浓度在整个生长季均显著低于对照。因此,我们建议对水曲柳幼林进行修枝时强度以不超过5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