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规制的目的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降低资源的消耗,但传统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废弃物的排放和资源的消耗,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似乎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绿色经济概念的提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了新的定义。环境恶化是全球性的长期问题,各国向环境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各国环境政策的制定需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权衡。有学者提出率先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的国家会激励本国的技术创新,具有出口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绿色领域的领导者。但也有学者认为绿色技术只会在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家研发,与环境规制的关系不大。因此,研究环境规制是否可以激励绿色技术的创新,促进绿色生产,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有必要的。本文从国际竞争力角度出发,通过研究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和绿色技术创新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论证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创新及绿色生产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竞争力的影响,本文根据创新的发生地点进行对比研究,提出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及绿色生产可能产生的五种影响结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指标的度量。本文在度量各国家的环境规制指标时使用了简单计数法进行度量,度量方法简单明了,但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环境政策的滞后性,故本文在度量中国各省份环境规制时使用了指标法。本文采用绿色专利数作为衡量绿色技术创新的指标。第二,为初步判断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创新及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选取德国等15个欧洲国家、日本等7个亚洲国家、美国等4个北美洲国家、阿根廷等4个南美洲国家以及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共计31个国家2001-2018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会激励绿色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采用,以出口为代表的国内产量增加更为显著。总的来说,环境规制可以通过激励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促进国内绿色生产。但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对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且出口更依赖于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短期上看,国外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绿色生产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但从长期上看,这不利于绿色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第三,为进一步研究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创新及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选取环境政策提出较早且经济水平、创新水平高的美国、日本和我国2001-2018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各国的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美国、日本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环境规制更倾向于激励国内绿色技术创新,而这些技术有效的转化为出口,提高了绿色生产产量,但我国更倾向于使用国外的技术,这不利于我国的长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第四,我国早期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破坏了环境,而环境的破坏也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我国逐渐意识到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污染,研发技术,旨向绿色经济模式转型。随着国家对“绿色经济”的投入增加,我国环境得以改善,绿色专利数量逐年增长,绿色产品的贸易量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绿色技术主要由高校研发,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不足、各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不均衡、绿色市场被侵占和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本文选取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数据分析我国各省份的环境规制是否激励国内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市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各省市绿色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较为显著,说明我国大多数省市的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及绿色生产有积极的影响。第五,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各省份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及绿色生产的影响是否与地理位置有关,本文按照地理位置将31个省份划分为7个区域: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并选取2000-2018年的数据利进行拟合。各地区环境规制激励了国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并促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促进了绿色创新和绿色生产。但中国各区域环境规制对国内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华中地区、西南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国内的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相对显著,华南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国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