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个哲学命题,本质上蕴涵着平等观念的价值预设。我国的语文研究者们认识到了这点,立足于对国外对话式教学的研究,把“对话”引入到了语文教学中,并且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开拓了对话理论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新视野。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这是一个创新性的举措,也必将会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带来深刻影响。回归到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的“独白式”、“灌输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受到了压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空间被压缩。相反,对话式的阅读教学提倡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开展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性和对话性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生成创造、鼓励赞美、平等尊重,给学生提供了宽广的个性化阅读空间。本论文基于对对话式教学的现状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实践内容。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本论文首先主要通过对“对话”的溯源和对话理论发展的分析,论述了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产生,明晰了对话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介入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为本论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论文系统的探讨了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这是本论文的特色。这部分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具体阐明了实施路径中的每一个程序和环节,以求更贴合实际阅读教学的需要,并且通过对具体程序和环节的展开论述,明确了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重点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动力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再次,本论文对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在最后,据此提出了四点具体而有效的解决和提升策略,即准确把握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本质与目的、积极引领对话向度、优化对话话题设置和恰当运用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这四点教学提升策略可以让当下的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把握大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他们在政策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中,立足于现在,回首过去,并更好地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