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都属于投资类业务,在证券公司全部业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成逐年上升的态势。根据证券业协会2012年的统计显示,这两类业务的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25%左右,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经纪业务的下滑。其投资的范围主要包括境内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证券,基金,国债,企业债券等等。其进行组合投资的依据是各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然而长期以来管理者却忽视了对投资的依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真假辨识和可靠性分析,导致本身风险极大的该部分业务蒙受了更大的风险。本文正是针对证券公司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情况,提出了证券公司需要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进行有效识别,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降低其风险,并从法商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证券公司投资业务中对虚假财务报告风险的防范体系的建立,以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证监会网站的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在对案例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演绎。全文共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目的及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证券公司的投资业务中所遇到的虚假财务报告风险。第二章为财务报告分析的可行性及理论基础,介绍了财务报告的发展历史,现在的理论体系以及成果。第三章主要讨论了虚假财务报告识别的一般途径,并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预警信号,构建了虚假财务报告框架及分析方法,从具体案例剖析这些方法的应用。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对投资业务中虚假财务报告风险的防范,讨论了建立该类风险防范体系的一般原则及相应的组织架构及其职能设计,探讨了风险防范的控制流程,并在最后讨论了依法追偿中适用的法律补救手段及其缺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