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及定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8888jm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视力下降是常见的感觉障碍,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常见的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的眼病,65%的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为非综合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nonsyndromic retinitis pigmentosa,NSRP)。RP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有散发、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连锁遗传和双基因遗传等多种遗传方式。约60%NSRP是由未知基因异常引起的。中国有40万以上RP患者,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尚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大多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目的:结合疾病发病率和特征性临床表现,建立遗传性NSRP基因诊断流程,为遗传性NSRP患者提供基因诊断,并为后续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信息。方法:通过完善RP患者相关临床检查,总结各型遗传性NSRP的相关基因突变率和临床表现,建立遗传性NSRP的基因诊断流程。应用此流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联合已知位点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的方法,对本室收集的2个NSRP家系进行检测。结果:家系1属X连锁隐性遗传,仅对RPGR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2种新的同义突变以及4种内含子已知多态,其中两种同义突变c.2166A>G(Glu722)和c.3396C>T(Asp1132),都位于15号外显子开放阅读框。家系2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能排除X连锁遗传,共检测RHO、RDS、PRPF31、IMPDH1、RP1(exon4)、GUCA1B、ROM1、PRPF8(exon43),PRPF3(exon11),NRL,FSCN2,CRX和TOPORS共13个ADRP基因,发现一种新IMPDH1基因内含子杂合改变c.1439+43 G>A,和16种已知多态,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排除X连锁遗传,在9号染色体D9S1846处得到最大两点LOD值1.16,单体型分析将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9p22.3—9p13.2微卫星标记D9S285和D9S1817之间12.9cM区间内,与已知RP31的定位区间(D9S285—D9S1817—D9S1874)重叠。结论:1、本研究通过总结各型遗传性NSRP的临床表现特点,结合遗传性NSRP相关基因的流行病学特点,建立了遗传性NSRP的基因诊断流程。2、根据此流程,对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先证者进行最常见XLRP基因—RPGR突变检测,未见异常,尚不能确定该家系致病基因;3、根据此流程,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进行13个ADRP基因突变检测,未见异常,对多个已知位点进行了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提示该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位于9号染色体9p22.3-9p13.2微卫星标记D9S285和D9S1817之间12.9cM区域内;4、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其他文献
海马是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组织,而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起统率作用。衰老(aging)是机体的功能发生逐渐减退及生理功能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种正常的、复杂的、不可逆的生物学过程
摘要:我国自2014年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在上海和浙江两地率先开始试点,两地的新尝试为我国的其他省市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高考改革后,采用“3 3”模式,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数、外三门主科目加上学业水平考试的三科目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考生可以按照目标高校的要求自行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进行选择,而不是曾经的文理分科式。考生的選择更加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