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搞清楚两者关系,对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的股权结构将影响股东对管理者实施控制和监管的能力及动机,进而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并最终影响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因此,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可能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怎样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2005年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原来非流通股转变为受限制条件的流通股,股权的流通性增强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股权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各公司治理层发生了变化,因此研究股权结构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沪深两市07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来分析股改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变化以及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做相关性研究并验证假设。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一些政策和建议,包括保持适度的国有股比例,增加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强股权结构的流通性等。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国有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