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GF-BB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改建是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基础,是一个由生长因子介导的过程,其重要的功能细胞是成牙骨质细胞,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与骨修复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之一。本实验旨在探讨PDGF-BB对成牙骨质细胞(OCCM-30)增殖分化、矿化以及OPN和BSP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临床上是否能够应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有效预防牙根吸收或促进牙根吸收后修复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OCCM-30分为6组(5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用培养基制备的不同浓度的PDGF-BB(5ng/ml、10ng/ml、20ng/ml、30ng/ml、40ng/ml)的OCCM-30作为实验组,只加入培养基的OCCM-30作为对照组。本实验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h、48h、72h)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PNPP法检测不同时间点(48h、72h)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不同时间(第1天至第7天)细胞产生矿化结节的情况,应用茜素红染色法在第7天对细胞进行染色并测出矿化结节含量;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测定细胞72h时OPNm RNA和BSPm RNA基因的表达。实验数据应用SPSS Statistics V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PDGF-BB作用OCCM-30 24h、48h、72h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吸光度值分析结果显示:5ng/ml组吸光度值比对照组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低浓度的PDGF-BB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显著。10ngml、20ngml、30ngml、40ngml组吸光度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几个浓度的PDGF-BB对OCCM-30有促增殖作用,其中20ng/ml组的吸光值达到最高。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2h高于48h,48h高于24h,说明PDGF-BB对OCCM-30的促增殖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2.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PDGF-BB作用于OCCM-3048h和72h后,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LP活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ng/ml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性最大,这表明20ng/ml的PDGF-BB对OCCM-30的ALP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48h和72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72h的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均值都大于48h,这说明不同浓度的PDGF-BB对OCCM-30的ALP活性72h比48h更强。3.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含量:不同浓度的PDGF-BB作用于OCCM-30观察发现,第7天各实验组出现明显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可见众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矿化结节。各组检测OD570后统计结果;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ng/ml组均值低于对照组,10、20、30ng/ml组逐渐升高,40ng/ml下降,在30ng/ml组达到峰值,这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30ng/ml的矿化作用最为明显。4.OPN和BSP的基因表达:分别计算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灰度比值(目的基因/内参),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不同浓度PDGF-BB作用OCCM-30 72h后OPN和BSP基因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结论:1.不同浓度的PDGF-BB对成牙骨质细胞在12h至72h具有促进增殖、分化的作用,浓度为20ng/ml对OCCM-30的促增殖作用最强。2.不同浓度的PDGF-BB在第7天可以促进成牙骨质细胞形成矿化结节,在第7天浓度为30ng/ml促进作用最为明显。3.PDGF-BB在72h对成牙骨质细胞有促进OPN和BSP基因表达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利用理论力学研究方法—有限元法,建立不同程度缺损的下颌磨牙有限元模型,模拟目前临床采用较多的全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并通过ANSYS软件进行分析,以探讨高嵌体修复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