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都已证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者的协调性发展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合力。但是,由于政策、制度、人口、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两者的发展未必能保持较好的均衡性。当两者的发展出现较大的偏离时,就会产生失业、产业升级缓慢、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功不可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演进的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同向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偏离。尤其是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外压力凸显,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研究两者出现偏离的问题和原因,对我们今后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它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在全国来说很有代表性,对广东省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为全国的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别详细的分析了广东省产业机构和就业结构演进的过程,然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广东省的现状进行了国际、国内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虽然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仍然滞后于国际标准,而且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总体份额偏低。主体部分中,本文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出发,分别利用就业结构效应模型、结构偏差系数、相关系数矩阵、就业弹性等模型和指标对广东省的就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验证其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证明,广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影响了就业的增加,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吸纳就业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从长期来看,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还比较大,调整的空间广阔。最后,针对文中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