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宁夏人民医院2005年至2011年收治并获得随访的48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资料,对其病例特点、各个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治方法。通过对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做统计学分析,得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行手术切除28例,其中2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7例行姑息性切除,行手术内引流或外引流者4例,13例患者行PTCD(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drainage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未行手术保守治疗3例。总体术后1、3、5年生存率62.5%、16.7%、4.2%,根治手术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5.7%、33.3%、9.5%;姑息手术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为71.4%、14.3%、0;引流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1.2%,无三年及以上生存者。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优于姑息手术组(P<0.05)和引流组(P<0.05);姑息手术组亦较引流组平均生存时间长,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中、低分化腺癌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7.9、20.0、13.5个月,高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阴性组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9.0、15.6个月,两组术后生存时间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t=2.358P<0.05)。年龄<62岁患者组的术后生存状况优于年龄≥62岁患者组,两组术后生存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086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各项辅助检查阳性率高但特异性差;早期诊断以及根治性切除是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键,扩大切除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但需谨慎实施;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