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史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住中国的农业文明史,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建筑风貌、建筑环境等外在的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保护其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遗产工作者主要侧重于研究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较少关注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比国际先行国家落后很多。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之一,突出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并强调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3年底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对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提出了一定要求,如: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并介绍了进行本次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章研究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型与现状。首先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内容包括国内目前较流行的以向云驹、马自述、汪培梓为代表的三种有关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划分方法以及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其次介绍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不仅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当包括其所依存的传统村落文化环境。最后概括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第三章主要探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评价指标遴选原则,选择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体系所需的评价指标应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而;依据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初步形成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思路,在二者基础上构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体系,并进行ANP网络层次分析。第四章对运城市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运城市传统村落数目居山西省倒数第四位,但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却相当丰富,尤其戏剧、民间传统手工艺、民俗、民间舞蹈等类别占山西省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比例较大。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对运城市的光村、阎景村、西厢村三个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分析,从而选择得分最高的阎景村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结合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