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风险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集中表现,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完成的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首次用数据告诉世人: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原因,不仅来自金融部门自身,还广泛地来自作为金融部门运行环境的非金融部门。本文将金融生态系统分为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大部分,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发展状态是由以上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金融发展是因变量,而金融主体、外部环境及调节功能是金融发展的自变量,金融只有在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中才能获得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广东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发展,在经济和金融方面都已经稳居全国各省前列,但是广东省内部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严峻问题。1992年“南巡”之后,珠三角凭借其人缘、地缘以及政策优势,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迅速拉开与东翼、西翼和山区的差距。近年省内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金融生态差异成为广东省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构建了广东省金融生态四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状态指标、主体指标、环境指标和监控指标,选取了广东省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的11个城市的经济金融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根据数据结果将11个城市金融生态进行了综合排名,并分析了各城市金融生态差异的形成原因,最后从广东省金融主体结构和产权制度、金融生态自我调节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三大方面为广东省金融生态改善提出了切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