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互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传授知识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课堂互动能够为师生提供对话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教学。当我们回到现实的课堂中就会发现,课堂互动还存在着许多不令人满意的方面。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程度还不高,大部分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少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另一方面,课堂互动主要还是教师控制的,一些问题是教师预先设计的,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课堂教学,是为了互动而去互动。因此,有必要对课堂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有哪些类型,影响课堂互动的因素有哪些?以往对课堂互动的研究大都采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为主,得到的结论往往主观性较强,并不利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本文采用的是TIMSS和LPS录像研究中使用的录像分析法,录像分析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堂互动发生状况的机会,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者的观察空间。录像分析法首先要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其次是录制课堂录像并对文本进行转录,进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编码,最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录像分析法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课堂互动的真实状况,并且可以细致的分析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为研究者提供了在行动中反思自己的机会。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立足新课程改革和国内外录像研究的趋势,结合课堂互动的现实状况,提出了课堂互动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现状,并从不同的方面引入了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包括描述录像—确认关键的事件—转录—编码—统计处理等步骤,并从互动方式、互动水平、互动语言、互动技能以及回答类型五个不同的方面对课堂互动进行编码。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通过录像分析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结果,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两位教师课堂互动的状况,并作出了比较分析。第五章是根据前面研究的结果,对提高课堂互动提供了一些建议。最后的部分对研究的结果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的陈述。本文研究表明:①课堂互动占整个教学时间的比例大致为41%,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②虽然课堂互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目前的课堂中还是以漏斗互动为主,聚焦互动的次数有待提高,且互动主要还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生的次数较少;③课堂互动主要在水平2和水平3之间,课堂互动主要是教师引领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④教师一般采用陈述性语言和提问性语言与学生展开互动,反馈性语言和提示性语言还相对较少,且习惯运用单一的语言与学生互动;⑤在课堂中教师一般采用全班讲解与全班提问这两种教学技能,个别提问与指导占有的比例的还相对较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都会给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主要采用重复和补充这两种方式对学生的解释进行评价,但很少鼓励其他的学生对解答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