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秩序的转型——权力、机制与观念的视角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传统的国际力量正在出现新的调整和转换,全球性的国际体系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处于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历史的经验表明任何一次国际体系的根本性变动都会伴随着新的国际秩序诞生,对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学界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国际秩序正处于一个新旧秩序的转换阶段。就地区层面而言,国际体系的变动也同样冲击着东亚地区秩序的结构转换,东亚地区秩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进入新的转型之中。  大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地区秩序的转换和形成,目前东亚地区国家间特别是大国之间暂时处于权力失衡状态,刚刚继承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在实力上尚无法在东亚与美国相抗衡,实际上是由美国在冷战时期构建而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心-轮辐”体系占据着东亚地区秩序的主导权。与此同时,中国在恪守既有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实现和平发展走向复兴之路。面对东亚秩序的转型,中国应该如何继续争取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以实现和平发展,同时也推动东亚秩序最终实现和平的转型是一个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目前,关于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秩序转型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关于权力、机制和观念认同的三个视角,探究中国和平发展在这三个因素方面对东亚地区秩序转型的影响力和塑造力。本文认为中国和平发展在权力的分配、机制的安排与地区观念的认同等三个方面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东亚地区秩序的转型,并从三个视角方面就如何推动东亚秩序最终实现和平的转型提出了中国的现实考虑,提出中国将继续坚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维持大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与制度的建设,以及积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从而不断培育和凝聚东亚集体身份与地区观念认同。  全文基本框架结构是: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和框架等,从整体上简单地概述了研究的基本过程;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理论范式基本的国际秩序观,以此作为研究分析的理论视角;在第三章探讨了东亚秩序转型的基本现状特征,以此作为研究和分析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秩序转型的现实基础;在第四章从权力、机制和观念认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中影响东亚秩序转型的因素;最后第五章在相应的理论视角下提出了中国的现实考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采取多种方式优化课堂导入、利用多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和勤于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浅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力求能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而这种接受绝大多是被动的,忽视了学生思想和个性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新课标、新教材对政治课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对新课改,如何去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老师要善于解读新的课程理念。主要是针对化学这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如何让老师在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