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T和IRT比较的视觉空间推理测验编制——将传统图形推理测验引入3D空间的尝试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前人研究表明人类基本能力有两大类:言语能力和空间能力。言语能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能力,是相对于操作空间能力而言的。言语能力水平反映了个体的智力水平,可以预测个体的学业和发展潜力,可以通过一般智力测验、推理测验、工作记忆测量等方法测量;空间能力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空间表象进行加工和操作的能力,可以预测个体在工程技术、飞行驾驶等职业领域的绩效,可以通过心理旋转、积木测验、动态空间能力测验等方法测量。两种能力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以往对于两种能力的测量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高能力者鉴别力低、精度差、生态效度低、操作复杂、无言语推理和空间能力综合类测量等。  目的:编制一套性能更加优越的言语与空间能力的综合测验,以适应新的更高要求的心理测量实践需要,该测验具有以下优点:能同时测量空间和言语能力、测题为三维表现形式、文化公平性、操作简单、成本低、有效鉴别力范围广、高效度、高精度、高生态效度。  方法:本研究根据已有研究对于推理能力和空间能力的解构,编制了项目的双向细目表,使用三维设计软件rhino5.0设计编制了视觉空间推理测试项目池。预测和正式施测共抽取浙江省中小学、大专院校和网络社区共1677名被试,采用网络施测和纸笔测验进行施测,有效量表共1611份。采用CTT和IRT对量表项目参数、被试能力参数、量表整体参数进行估计,并对CTT和IRT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对视觉空间推理能力的发展规律、性别差异、答题策略进行分析  结果:采用CTT对量表进行分析:视觉空间推理测验α=0.88。抽取大学本科生123人同时施测标准瑞文推理测试,其与视觉空间推理测试总分相关r=0.51。抽取中学生658名,同时收集被试学业成就,视觉空间推理测试总分与总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中与理化相关最高,r=0.42。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采用IRT对量表进行分析:量表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第一特征根与第二特征根之比为4.72,接近5,单维性假设成立,进而局部独立性假设也成立。量表所有项目的区分度a都大于0.5,所有项目难度b范围为[-3,3],大部分项目的猜测率c在0.3以下,量表信息量大于6的被试能力区间为[-1.1,2.4],量表整体测量精度较高;对CTT和IRT的参数对比发现,两种理论下的难度相关0.96,区分度相关为-0.20,两种理论的区分度参数具有本质不同;视觉空间推理测试的总分会随着被试年龄的增加而提高,而且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不同的性别差异,在初中时女生存在优势,之后女生优势逐渐消失。在视觉空间推理测试中的答题效率上存在男生优势,优势在高中时达到高峰,并且这种优势随年龄增长而一直保持;男生和女生在答题策略上存在差异,男生倾向于速度,而女生倾向于正确率。  结论:视觉空间推理各项测量性能达到心理测量要求,视觉空间推理能力随年龄而发展,而且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存在答题策略的差异。  意义:视觉空间推理测试对个体的发展潜力能做出更加全面有效的预测,在职业潜力测评、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研究、认知功能诊断、教育等领域有较大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王阳明的自我观。分别从王阳明自我观的内容、自我的功能、培育自我的路径以及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等方面对王阳明的自我观进行了探讨。首先认为,王阳明的自我观主要
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文献法梳理了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概况以及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采用Maslach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对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