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学渠是柳洲词派的重要词人,为柳洲八子之一,少负盛名,知名于时。清顺治五年(1648)举人,授官成都,受到巴蜀文化影响,以“青城山”的“青城”为号,再以号名集,有《青城词》三卷。《全清词·顺康卷》收《青城词》共405首,王士禛《倚声初集》谓“柳洲风雅极东南之美,实子顾、子存(魏学渠)、子更数公倡导之”。魏学渠词风融秀雅温丽和雄奇排荡为一体,不受婉约、豪放之限,风格多样,故在柳洲词人中独树一帜。结合魏学渠的研究现状和清词研究现状,笔者利用能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在对魏学渠的生平、交友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其人其词进行研究。探讨其词中的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进一步探讨清初的社会文化,以期对魏学渠及其词的研究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绪论:简单介绍了魏学渠词在清初词坛的地位和意义、魏学渠词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主体部分由以下四章组成:第一章:以《嘉善县志》为基础,梳理魏学渠的生平,并通过嘉善文化氛围和魏氏家族文化来探讨其家学渊源,魏氏一门词人辈出,魏学渠词的创作受到家学的影响,最后从魏学渠的交游方面进一步考证其生平及其词的创作。第二章:主要从柳洲词派对魏学渠的影响着手,对其词的创作进行探讨,其中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柳洲宗主曹尔堪在与魏学渠交游过程中,对魏学渠词学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是柳洲词派对魏学渠词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从岁时节令文化对魏学渠词进行解读,其四季词多平实清新之作,其佳节词承载着民俗文化,记录了大量民间习俗,生动反映了清初的社会生活情景。第四章:从蜀地的山川、习俗和古代文人三个方面来具体挖掘魏学渠词中的蜀地文化,从而进一步解析蜀文化对魏学渠及其词的影响。魏学渠对蜀文化的吸收,拓宽其词的题材,词风多样,在清初词人中与众不同,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