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酶法高效再生ATP耦合生产谷胱甘肽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qzhe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胱甘肽在医药领域、食品领域以及美容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一直以来关于谷胱甘肽的生产方法、分离手段等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关于怎么提高谷胱甘肽的产量,因为生产条件限制、谷胱甘肽双功能酶的产物抑制作用等原因,目前为止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体外酶催化法生产谷胱甘肽的方法因为生产过程容易调节相关的各个因素,所以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简单有效的生产方法,但是ATP供给问题是该方法的一个重要的限制条件,所以体外酶法生产谷胱甘肽目前还不能很有效的应用于工业生产本课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得到了明确的实验结果:利用体外酶法耦合特定菌种来源的多聚磷酸激酶和谷胱甘肽合成双功能酶两种酶,最终实现简单、高效率、低成本生产谷胱甘肽的目标。课题中应用的多聚磷酸激酶和谷胱甘肽合成双功能酶的来源是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课题的研究内容路线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1)查阅文献分别对比各种菌种来源的多聚磷酸激酶(PPK)和谷胱甘肽合成双功能酶(GS)的催化效果和酶催化动力学参数,选择对应合适的基因ppk和gs。然后以选择的合适基因片段为目的基因,构建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异源表达成功得到目的蛋白。SDS-PAGE蛋白电泳法作为目的蛋白是否成功表达的检测手段,验证ppk和gs对应的催化酶PPK和GS的成功表达。(2)用异源表达的高效低耗的多聚磷酸激酶(PPK)和产物抑制作用弱的谷胱甘肽合成双功能酶(GS)做体外酶法耦合催化生产谷胱甘肽的尝试。在初步尝试成功的基础上,优化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确立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之后对反应关键条件进行逐个优化,最终得到耦合反应的最适条件。优化结果显示,谷胱甘肽生产体系可以从30 mM扩大到50mM;在优化得到的反应条件下,与同类生产方法相比,GSH产量由8g·L-1提高到13 g·L-1,对应转化率为83.8%;与此同时,耦合反应体系中外源ATP的加入量仅为体系需求总量的20%。总之,与前人研究成果相比,本课题使谷胱甘肽产量提高1倍,同时反应底物成本降低67.9%,这对于工业生产谷胱甘肽是一个重大突破。(3)在上述研究成果显著的基础上,扩大耦合催化反应体积继续进行探索。首先对含有重组载体的菌株进行高密度发酵,高压匀浆破胞得到大量的粗酶液。以粗酶液为催化载体,扩大耦合反应体积到250 mL。体积扩大后耦合反应生成的GSH浓度仍能达到12.32 g·L-1,对应转化率为80.24%。本课题的突破点在于,运用Pasteurella multocida来源的谷胱甘肽合成双功能酶GS产物抑制效应弱,允许催化反应体系浓度提高到50 mM,为提高谷胱甘肽GSH的产量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运用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来源的多聚磷酸激酶PPK不仅能以低聚合度的多聚磷酸为磷酸供体,而且催化效率高,能在耦合反应中催化ATP循环再生高达4次。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要求入党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本课题组对武汉地区22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有入党意愿的占到绝对多数,但是,他们的入党动机呈
气孔是分布于植物表皮由保卫细胞围成的小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通过影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来促进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生
通过测定掺凝灰岩石粉和VF防裂剂的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和化学结合水量,研究了凝灰岩石粉和VF防裂剂对水泥浆体水化特性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
近年来,随着节水研究的不断进展,用水舒适性逐渐受到关注,因用水舒适性既影响用水者的感受,又与节水相关。根据用水舒适性,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用水器具的流量进行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属于间断性排水,受煤质和工艺补充水水质等的影响,水质波动较大,主要表现为成分复杂、腐蚀性强、含盐量高、回用困难等特点,成为制约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关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透患者骨代谢紊乱时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透伴骨代谢紊乱患者100例(观察组)及不伴骨代谢紊乱患者30
以硫铁矿制酸过程所产生的酸性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硫化剂-铁盐法去除该类酸性废水中砷及重金属元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在硫化钠投加量为1.2 g/L、PFS投加量为0.8 g
"一长四必"是提高现场勘查工作能力和水平所采取的新机制。本文从目前广东省开展现场勘查工作的现状出发,阐述当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在广东省推行"一长四必"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