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工作面突水力电耦合场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studi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层开采水平的延伸和开采深度的增大,矿井受水害威胁的程度日趋严重,工作面底板突水防治工作也就更加必要和迫切。一些矿井防治水探(监)测方法已趋于成熟,比如电法勘探、瞬变电磁勘探等传统手段,但对井下工作面推进时底板突水尚没有一种简便有效的监测手段。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法系统地研究了工作面突水力电耦合场电场响应特征,为矿井工作面突水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分析了底板突水条件因素,通过岩石加载破坏电阻率变化特征实验,发现受载岩石随着力的增大导致内部裂隙发生变化,电阻率呈规律性变化,归纳出了应变—电阻率曲线的几种形式。结合采矿活动引起的底板岩体破坏形成的相应变形区域(超前支撑压力区、膨胀破坏区、重新压实区)设定几何参数,结合岩石加载电阻率变化实验结果,设定底板岩层相应变形区域电性参数,建立了工作面突水力电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工作面推进时底板力电耦合场电阻率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电阻率CT成像进行底板岩层电阻率动态变化反演计算,研究表明: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及突水前后底板相应变形区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其电阻率发生相应的变化,超前支撑压力区电阻率降低;膨胀破坏区突水前电阻率增大,突水后锐减:重新压实区突水前电阻率低于膨胀破坏区,高于围岩,突水后电阻率降低。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了采用电阻率法进行工作面突水监测是完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某铀矿的地下采场上方地表分布有土坯房,砖混结构民房以及水稻田。为了研究井下生产爆破振动对周边民房稳定性的影响,确保民房安全,在对该矿区代表性采场生产爆破时地表实际
摘 要:深基坑是指在土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早期挖置的深度超过5m、或不足5m但周围地下管道结构复杂、地理环境恶劣的深坑,这种施工技术是随着近些年建筑工程行业的崛起而衍生出和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用于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力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研究针对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建设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相关技术应用中仍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施工注意事项,探讨了有较高实践价
随着浅地表资源的逐渐枯竭,我国大多数金属矿山已转入深部开采。由于采掘深度的增加和其他热源的放热作用,高温热害已成为制约高深矿井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独头巷道由于只有
“孤岛”综放面的布置方式,使得工作面沿走向两侧或周边均为采空区。工作面回采后,本面采空区和相邻采空区连成一片,漏风复杂,且相邻采空区遗煤已氧化,不仅本面采空区,相邻采空区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事故隐患仿真识别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过程,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安全监督部门、企业负责人以及企业员工的事故隐患识别教育培训工作。该系统第一次将虚拟现实技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陆地资源大规模的消耗,海上资源的开采开始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研究学者对海洋平台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海洋平台从以前的近海开采开始变成远海开采,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