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低温冷害预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r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提高,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亟待加强。作为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的低温冷害的防御工作也有待于预测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 本文是从低温灾害指标与低温灾害预测方法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低温灾害的预测问题,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以积温负距平为主的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由于引入了逐日负积温累积指数SPT作为低温冷害辅助判别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高温的补偿效应和低温的累积效应等。这也是低温出现是否致害的关键所在,并不是有低温出现就一定有冷害发生。低温冷害是一个时间积累性农业气象灾害,任何时段的低温都有可能使得发育延迟,但是否最终成灾,还要看低温持续时间长短,还要看低温的严重程度等等。低温冷害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低温对作物的影响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特征,只有低温累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对作物造成危害。 2.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较以往的几类低温冷害指标而言,主要是分发育时段讨论分析了低温冷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发育延迟日数作为一项辅助指标,农业和生物学意义明确。参考最终的产量损失,与实际生产者关注的重点结合紧密,便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实际验证证明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对低温冷害的发生和低温等级的判别与实际情况相符,为低温冷害预测防御工作又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可靠的判别指标。 3.玉米低温冷害预测考虑了大气环流因子、高度场因子、海温因子以及预报量均值周期因子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多种预测模型集成的低温冷害预测模型。预报下一年温度等级时,将上一年的实况资料输入预测集成模型,滚动预测,克服统计模型预报时效短的缺点。用于试报准确性高,无错报。 4.基于计算机智能系统技术的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服务于领导决策层和广大生产者,为农业气象冷害防御的智能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全面地汇总了近年来低温冷害防御研究的成果,在一定农业气象冷害预报的水平上,为决策者提供详尽的防御抗御冷害的措施.在系统的设计上尽量做到专而不难,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快速方便的为用户提供决策帮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