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xyxyxyx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调控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92只(其中96只大鼠用于光镜和免疫组化测定,96只大鼠用于蛋白免疫印迹和脑水含量测定),其中1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6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大鼠;另设12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模型组参照邹氏法和Rosenberg等报道的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针刺组大鼠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Berderson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AR-1和NF-κBp65的蛋白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IL-6和ICAM-1的阳性表达。  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量结果  各组大鼠术后平均30min苏醒,正常组的大鼠表现正常,各造模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灶对侧偏瘫,爬行时向右划圈,瘫痪侧前肢可见回收并屈曲于腹下,瘫痪侧后肢向后外展。以3d时神经功能缺损最为严重,多数大鼠可见追尾现象或不能站立,其后神经功能缺损逐渐减轻。针刺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1d-7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3d、7d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2d、3d和7d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2.光镜观察结果  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天时最为严重。针刺组脑组织逐渐修复,水肿程度较轻,炎性细胞减少。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改变不显著。  3.脑水含量测量结果  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d脑水肿达高峰;7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和西药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d-7d时差异显著(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1d-3d时差异显著(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脑水肿程度减轻,在1d-3d时差异显著(P<O.01)。  4.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各组不同时相点都有PAR-1和NFκBp65蛋白表达。空白组有少量表达,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从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量明显增加,模型组PAR-1于1d达高峰,NFκBp65于2d达高峰;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AR-1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各组不同时相点都有IL-6和ICAM-1的阳性细胞表达。空白组有少量表达,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从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量明显增加,模型组IL-6于3d达高峰,ICAM-1于2d达高峰;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和ICAM-1的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6.PAR-1与NFκBp65,NFκBp65与脑水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直线回归分析PAR-1与NF-κBp65,NF-κBp65与脑水含量均呈正相关(P<O.01)。  结论:  1.“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的破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同时,该法能够减轻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降低脑水含量,提示对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有拮抗作用;  2.“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通过抑制PAR-1表达发挥减轻凝血酶的毒性作用,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发生,达到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3.“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通过抑制NF-κBp65表达发挥抑制其编码和转录作用,拮抗ICH后炎症反应所致的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  4.“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通过抑制IL-6和ICAM-1表达发挥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黏附反应作用,拮抗ICH后炎症反应程度,减轻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作用;  5.通过相关性分析,推断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能是通过抑制ICH后凝血酶引起的毒性作用,进而下调NF-κBp65的表达,抑制了核转录因子-KB的炎症因子转录作用,从而间接减少IL-6和ICAM-1的表达,抑制ICH后黏附反应和炎症反应,达到减轻炎症级联反应的程度,拮抗脑水肿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一、英语预习存在的问题  课前预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预习得有效,就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可以通过预习,认读单词、试读课文、试着做简单练习,还可以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这些对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现在学生的预习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师重视不够,只布置预习作业,却从不督促、检查,预习往往流于形式,没有
摘 要: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和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觉、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任何学习的成功都不能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学习者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策略、性格等)在一定条件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掘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
摘 要: 本文就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值得关注的方面进行探析,阐述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思维策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和多元理解的探究能力。围绕精选阅读素材、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表达运用,能够优化阅读学习理解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增加阅读学习理解认知体验。课外阅读学习优化对拓宽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视野与积累知识技能有着促进作用。上述策略运用对提高阅读学习有效性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具有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
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英语教学有它自身固有的特点,语感便是英语教学的支点。语感强的人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表现出来就是英语学习的高效率。正如郭沫若所说“如水入口,冷暖自知”。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中,才能应对自如。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一、多听,多说,用
摘 要: 良好而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能力;它来自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 语感培养 朗读背诵 阅读理解 语言实践 英语写作训练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悟能力,是在反复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通俗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延胡索总生物碱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延胡索总生物碱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实验数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延胡索类抗心肌缺血创新药物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按Rona[1]法用Iso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以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和左心室内压,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