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光致聚合物材料全息存储特性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致聚合物材料具有高的衍射效率、高的曝光灵敏度、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实时记录等优点,有望覆盖全息应用的各个领域。但常用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具有曝光易缩皱和折射率调制度有限等不足,本文在丙烯酰胺体系的光致聚合物中掺入TiO2纳米颗粒,提高了该体系光致聚合物的全息特性和抗缩皱特性。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分别制备了亚甲基蓝和曙红Y敏化的TiO2纳米粒子/光致聚合物材料。   2.通过透过率实验测试TiO2纳米颗粒/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均匀性。   3.研究了样品中TiO2纳米颗粒浓度对样品衍射效率、最大折射率调制度的影响,得到一个最佳的纳米粒子掺入量,使样品的衍射效率和最大折射率调制度最大。并研究了TiO2粒径对样品衍射效率和最大折射率调制度的影响。   4.研究了样品中TiO2纳米颗粒浓度对样品布拉格偏移和缩皱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在最佳浓度下TiO2粒径对样品布拉格偏移和缩皱率的影响。   5.研究了样品中TiO2纳米颗粒浓度和粒径对样品散射损失的影响,分析了掺入纳米颗粒后样品散射损失增加的原因。   6.分析了掺入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TiO2纳米颗粒对材料曝光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影响。   7.在所制备的材料中存储了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存储性能稳定,再现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计算机仿真作为电动汽车研发过程中的一项实用技术,可在原型试验之前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快速准确的预测整车相关性能,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理论、技术和设计的前瞻能力,有效
在当前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构建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突破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建立健全“双师型
在各种光学和光电系统中,减反射薄膜的广泛应用使得光电元器件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SiO2作为一种低折射率的透明材料,其优良的光学特性和稳定的化学特性使其被广泛地应用在减
光子筛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衍射光学成像器件,它用微孔环带阵列代替菲涅尔波带片中的透明环带,每一个微孔的衍射光在光子筛后的相应位置同相叠加,大大提高了光子筛的聚焦特性,并且可以有效抑制聚焦光斑的旁瓣,提高分辨率,使得成像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光子筛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设计灵活、分辨率高、光谱范围宽、制成阵列容易。它的光谱范围涉及了传统的折反射光学器件难以覆盖的的光波段(包括可见光、红
1987年,Durnin首次提出零阶Bessel光束是自由空间标量波动方程的一组特解,这种光束的横向光场分布表现为一个中心光斑与一系列同心圆环,并且不随传输距离发生变化,即使遇到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