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一个绘画者的角度对抽象绘画中的时间性观念进行了探讨。对笔者而言,时间性观念不是普通的时间观念,而是绘画主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文章突出强调了时间性观念的独立意义,并认为时间性这种观念的凸显随着创作者、作品、观者三方相互作用方能真正实现。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选题源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归纳了西方艺术中几个典型时期中时间观念的表达与运用,由于时代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各时期艺术追求中的时间观念并不同一,笔者只能力求从几个时期典型的时间观念的分析出发,梳理历史洪流中出现的占主导的几种时间观,笔者从而得出这几个典型时期绘画中的时间观念还是停留在记录线性时间中的某个瞬间或者某几个瞬间,终究还是一个记录外部时间的绘画方式。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以亨利·柏格森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厘清什么是真正的时间,以及从概念上区分时间与时间性观念。从对莫奈和塞尚的画作进行探索,分析得出了莫奈晚期的绘画逐渐发生转变,开始直面自身内部意识的主观性,为绘画注入意识的绵延。塞尚则在绘画上转向了更为深远的内在时间意识,他主张从自然中写生追求永恒的东西,塞尚的绘画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统一。第四部分,以谭平、王光乐、马克·罗斯科为例分析了时间性观念如何在作品中表达与运用,得出艺术家创作过程具有时间性观念的这种意识并将自身意识绵延赋予作品,使得作品本身存在在空间中产生绵延并与艺术接受者相互作用,这种艺术接受者的意识与作品互动产生的绵延再反馈于作品的过程才是完成了时间性观念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存在意义。第五部分,从亨利·柏格森哲学艺术理论尝试性分析时间性观念留给我们的思考,从而让理论指导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