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读》引“五经”及其注疏考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解字读》是段玉裁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历时十年所撰成的。这部书是段玉裁研究《说文》的初稿,是段氏写作《说文解字注》的资料长编,完全是劄记性的,是段氏长期研读《说文》的心得体会。段玉裁在编写《说文解字读》的过程中徵引了大量关於“五经”及其注疏的内容,这一部分材料较为丰富,而对其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值得挖掘的空间。  本文在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方面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统计法、描写分类分析法、实证法、比较互证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段玉裁《说文解字读》所引“五经”及其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共徵引“五经”及其注疏1455条。其中,引用《周易》90条,《尚书》192条,《诗经》533条,《礼记》315条,《左传》325条。在此基础上,将它们与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中的“五经”及其注疏相比较,分析其异同,有相同和相异两种情况。其中相异又包括个别虚词不同造成的文本相异,文字不同造成的文本相异,讹文、脱文、衍文、倒文造成的文本相异,文字表述不同造成的文本相异,但它们的意义都相同。随後探究了段玉裁在《说文解字读》一书中引用“五经”及其注疏的功用,包括疏通文字异同、疏证字词意义、校订文字讹误、考释名物典章制度等四个方面。  通过对《说文解字读》所引“五经”及其注疏的考辨,可以对段玉裁《说文解字读》在传世文献研究方面的不足有所弥补,为“五经”及其注疏的研究以及段玉裁语言学思想的研究提供经过论证的语料,同时对语言文献学、校勘学、辞书编撰、语言教学以及段玉裁的“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都会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韩少功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进一步梳理韩少功的寻根意识。“探询他心中理想的文化之根、生命之根、人性之根与文学之根。  本文采用样本式的分析研究,选取了韩少
将风险评估理论应用于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比选,综合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和故障后果2方面因素,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网供电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发电机和负荷有功功率作为控
本文尝试开拓这一空白领域,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切入点,并参照“东方学”理论,选择16-19世纪葡萄牙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考察中国形象的生成和演变的脉络,探讨作为“自我”(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