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获利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在业绩考核和同业竞争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服务对象集中面向集团客户,这类客户普遍存在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风险相对较低的特征,可能为商业银行带来高于预期的利润增长,增强其“投机心理”。有关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已占其授信总额的一半,更有甚者达到60%。大型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现象屡见不鲜,中小型商业银行则盲目跟风,“羊群效应”明显,也盼望从整体盈利中分得“一杯羹”。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部分集团客户受到行业因素的影响,经营业绩下降导致信用风险频发。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际贷款管理工作中依然沿袭“重放轻管”的旧思维,盲目扩贷而忽视贷后管理重要性,导致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成为长期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痛点。集团企业作为一类特殊客户群体,贷款违约所形成的风险具有突发性、连带性、扩散性等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授信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有可能波及其他金融机构,引发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贷款管理依然是商业银行保证资产安全,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从贷款申请受理、调查审批、贷后跟踪监测、不良贷款清收等主要环节展示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可取之处。案例中A集团与Z银行建立长期信贷关系,借款频率高,金额大。由于多方面原因,A集团贷款由正常结转为不良,此后Z银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成功实现不良贷款清收,避免资产损失。作为一则成功的贷款管理案例,本文既对Z银行在实际贷款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做出总结,也指出其中尚存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文末立足整个案例对经验教训进一步升华,得出相关启示,以期为商业银行在今后优化贷款管理工作流程、提升大客户信贷业务质量带来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