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难点在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各级政府积极探索认真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不仅仅是农民本身的事情,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五常市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粮食主产县,是中国驰名的优质稻米之乡,1994年列入全国水稻生产“五强”县行列,素有“张广财岭下水稻王国”的美誉。近年来五常市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及全省粮食主产县中位居前茅,因此,全面总结五常市农民增收的经验,对粮食主产县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论文在阐述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先通过大量数据从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对五常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自然因素、科技因素、规模经营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农户自身因素对影响五常市农民收入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五常市农民收入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五常市农民收入的对策,希望对黑龙江省其他粮食主产县的农民增收提供经验和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近年来五常市农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县中比较突出。(2)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是五常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所占比重偏低;五常市农民收入构成比接近全国、优于我省农民收入构成比。(3)近年来,五常市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城乡收入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市近年农民收入增长显著,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4)在影响五常市农民收入的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性因素,市场因素特别是品牌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而农民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起关键性作用。当然在各个影响因素中,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中低产田导致土地产出效率低下;假冒大米横行,品牌信誉难以保障;科技推广体系仍不健全;合作社实效性单一,深加工利润分配不合理;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资补贴效用不大;农户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都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不利影响。(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农户自身因素和科技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未进行模型分析的市场因素中的价格因素和政策因素对五常农民收入影响也极为显著。(6)通过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加强品牌管理和维护品牌信誉;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积极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民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