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真模式中尺度个例数值实验及分析检验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gar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式动力框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是决定模式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保真模式是一个新开发的具有质量能量守恒性质的非静力中尺度模式。目前对于保真模式的数值试验及检验工作做得较少,尤其是利用动能谱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的工作还完全是空白。本文通过大量数值对比试验,开展了以下多个方面的研究:模式对一次由于西南低涡引起的大暴雨的模拟诊断分析;模式动能谱的实际表现;水平分辨率对模式动能谱的影响;Spin up过程模式动能谱的演变特征;保真模式的最大有效分辨率;保真模式与WRF模式动能谱的分布特征比较;模式在几个疑难局地暴雨中的表现及定量降水检验。取得了如下结论:   保真模式在一次广西大暴雨模拟的过程中有较强的模拟能力,模拟的降水场、700 hPa上风场及低涡结构均与实况非常一致,模式细网格输出的物理量能较好地揭示这次暴雨产生的机制和背景场发展演变的过程。   保真模式的动能谱与观测得到的实际大气动能谱极为相似,模式不仅能模拟出大尺度E∝ k-3的能谱特征,还能够复制出E∝ k-5/3的中尺度动能谱及大尺度向中尺度动能谱过渡的特征。在水平分辨率与动能谱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提高保真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不但可以提高模拟更小尺度系统的能力,还不会影响模式分辨大尺度系统的能力。   通过分析得到模式的Spin up时间约为3-5小时,保真模式有着很好的Spinup启动机制,这对于精细化的临近数值预报非常重要。对模式的有效分辨尺度的研究表明:模式动能谱约在4△x波长处明显偏离了实际大气动能谱曲线,因此认为保真模式的最高有效分辨尺度约为4△x。   另外,本文还对保真模式在2007年汛期的四个局地暴雨个例进行了定量降水预报评分检验,并与国际上常用的WRF、MM5进行比较,发现保真模式能够对局地强对流天气做出较强的预报,模式能够达到或超过国际上先进模式的预报水平。   综上所述,不管是在物理空间上,还是在谱空间上,保真模式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数值模拟能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保真模式在中尺度数值模拟方面的表现和特点以及模式的最高有效分辨尺度、模式动能谱与水平分辨率的关系、Spin up过程变化等主要结论,为研究、优化改善和应用保真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
其他文献
利用地面、高空长期观测资料和边界层探测试验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我国南方地区冻雨形成条件和机制进行了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对1970-2000年雨凇日的地面气象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1990-2007年期间广西境内的69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重点选取2008年6月5日广西北部湾一次海风锋暴雨天气过程
本文将天津六要素地面自动观测站资料与北京探空850hpa以上资料结合,组成新的探空资料,利用此资料分别对2008年8月27日凌晨发生在天津汉沽、蓟县地区和2009年6月26日傍晚发生在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是表征陆地生态过程的重要参数,对了解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草原生产力强烈地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目前我
沙尘气溶胶是对流层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它通过起沙-传输-沉降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以动力起沙为主的沙尘暴已经被广泛研究,而以热力起沙为主的尘卷
本文利用1982~2007年NCEP/NCAR每6h一次和月平均的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平面温度(SST)资料、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和全球热带气旋
国内外很多学者指出,当2008年初中国南方出现低温雨雪冰冻时,位势(Φ)距平场所代表的大气环流异常以“北脊南槽”为显著特征。为了对这位势距平场进行定量诊断分析,本研究用球-P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大气中心(NCAR)的CAM3.0大气环流模式,设计了多组试验,并且通过控制试验结果与NCAR/NCEP再分析资料的对比检验了模式对南海季风爆发过程的模拟效果;根据两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