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色神话,或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在西方历史上由来已久,其主要表现为“白人至上”的优越感。西方人在白人和其它有色人种之间划出优劣等级,认为白人统治“劣等民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后殖民主义致力于批判这种顽固的西方种族中心主义,解构“白人至上”的神话。《英国病人》是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最为成功的一部小说,语言优美、情节复杂、主题众多,后殖民是其中最有趣的主题之一。
本文聚焦于《英国病人》并尝试从后殖民的角度分析该小说,主要运用后殖民文学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四个主人公对战争的不同理解、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这个白色神话的不同态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四个主人公身心俱伤,都成为了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受害者和病人。他们憎恨战争,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质疑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白色神话。小说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白人和有色人种,西方文化和东方文明相互冲击,相互包容和理解。《英国病人》表明了翁达杰反对殖民主义的立场,体现了作者对“白人至上”神话所持的质疑态度。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并回顾国内外对本作品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介绍理论背景。第二、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解析印度士兵吉普在战争中的成长历程。他由一个沉默、麻木的“他者”转变为敢于与白人权威抗争的能言的“他者”的事实,证明白色神话在殖民地世界中逐渐消失的趋势。第三章分析小说中的三位白人。作为白人,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种族优越感。然而,他们同样深受战争带来的创伤与苦痛。在战争中,他们同情、理解,并且接受了“他者”,对自身“白人至上”的西方文明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这部分昭示了白色神话在西方白人世界内部日渐受到批判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