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用于胆管癌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胆管癌是一种胆道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肝门部胆管,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诊断困难。90%患者发现时已多属于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加之对放化疗均不敏感,使得胆管癌的治疗非常棘手。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胆管癌,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姑息性的局部微创疗法,能显著改善胆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和临床症状。光敏剂作为核心元件在光动力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传统光敏剂(如卟啉类)存在组织选择性差和聚集诱导淬灭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动力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拟利用合成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荧光分子作为光敏剂,结合靶向纳米载体技术开发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用于胆管癌的治疗。该探针以二硬脂酰基磷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2000-Mal)为载体,表面修饰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短肽(cRGD),包裹合成得到的具有光敏效应的AIE分子(TTD)作为光敏剂,通过自组装方式制备靶向AIE纳米探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电镜、动态光散射等表征纳米探针;计算TTD的包封率、检测纳米探针的活性氧产率;细胞和动物实验检测该探针的靶向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治疗效果;探讨纳米探针肿瘤杀伤肿瘤细胞特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的纳米探针直径约30 nm,具有稳定的水溶性和单分散性;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为502 nm和660 nm,展现了优良的光学特性和活性氧产率;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安全性,同时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光动力治疗效果。该探针介导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具有浓度和光照强度依赖性。高强度光动力治疗能直接导致细胞坏死,而低强度光动力治疗诱导细胞通过线粒体途径凋亡。结论: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靶向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的研制有效的克服了传统光敏剂组织特异性差和聚集诱导淬灭效应,同时使用的AIE光敏剂能起到实时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治疗双重效果,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可为以后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新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柏拉图分析法用于检验标本运送环节管理的效果。[方法]标本运送人员在收取标本过程中,对标本进行初次判断,发现缺陷标本,即刻告知科室改正。检验科进行第2次判断,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康复期病人抑郁状况,探讨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6例颅脑损伤康复期病人进行测评,经2次测评后抑郁指数〉O.5的病人87例,随后将87例病人
汽车座椅记忆盒作为自动可调节座椅的核心部件,出厂前需进行合格性检测,目前生产线上工人根据记忆盒内部蜂鸣器发声的不同来判别产品的合格情况。若产品合格,蜂鸣器会依次发
前些年市场上流行的江湖菜,好像都喜欢走极端,麻要麻得你跳,"辣"要辣得你哭,"而"下面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组仿江湖菜却有些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