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研究——以恩施自治州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在十七大确定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国土规划,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节约土地,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城镇化发展对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产生很大冲击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土地问题。土地在城镇化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当紧缺,特别是耕地资源更为稀少。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土地。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可供利用的土地更是稀少。如何解决既要建设也要发展;既要利用土地也要保护土地就成了广大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建设西部民族地区时能不能做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能否处理好土地问题就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大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局问题。   本文第一章就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的选题背景,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在发展城镇化时如何合理配置利用土地资源。   第二章分析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关理论及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提出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依据,并用其指导发展城镇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就城镇化和土地利用的含义、特征,阐述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指出城镇化发展必须要结合土地的特性,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即满足建设的需要也符合土地利用原则。   第三章阐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以恩施州为例。通过对恩施州城镇、村庄用地以及土地供给的实际情况分析,找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恩施州城镇化滞后、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闲置与粗放利用;土地环境污染严重;乡镇企业用地规模大、布局分散、管理滞后;城镇用地扩展过快。   第四章根据民族地区恩施州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加强保护土地意识的前提下,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处理好土地征用问题。从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土地使用机制而提高土地比较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制度的创新,建立一种新型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把土地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综上所述,力求通过对发展城镇化而合理利用土地、配置土地资源,既能加快建设也能满足对土地的需求,为西部特别是西部的民族地区在发展城镇化时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都在发生着变化,由于许多客观原因造成了极少数学生的成绩不好。其主要原因有三:对自己要求不严,来自家庭的溺爱,所谓的娇生惯养的那种,吃点
期刊
一门学科的论域是指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学论域研究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的确定及其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
我一直认为,一件优秀的作品是不能被解释的,更无法用言语或是文字来描述。当你站在它面前,内心被震颤着,汗毛直竖,有种莫名的紧张和兴奋感,觉得“就是好,但道不出为什么”。我想这或许就是艺术存在的某种意义。也正因如此,才促使我在这条道路上走到今天。  我总是用摄影作为创作工具,并有意识地弱化其特有的媒介属性。抹掉被摄物体的色彩,呈现单一的黑白底子,再用透明水色画上颜色,最后形成一幅彩色图像。这阐明了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