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阻效应对建筑(群)风驱雨的影响特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sske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驱雨(Wind-Driven Rain,简称WDR)是建筑壁面最重要的水分来源之一,与建筑耐久性和湿热性能密切相关,对建筑有诸多不良影响如墙面渗水、径流污染等。研究掌握建筑表面WDR雨强分布特性是彻底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建筑对风场的扰动作用及其所致近壁面区域来流方向上的风速降低称为风阻效应。风阻效应是决定建筑表面WDR雨强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尺度的建筑,其风阻效应对建筑WDR的影响强弱有显著差异。目前关于风阻效应对建筑WDR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一方面,缺乏考虑建筑尺度的系统性变化;另一方面,针对风阻效应对WDR雨强的影响在建筑表面不同位置的差异性,也缺乏相关研究。本文在Euler-Euler框架下描述WDR场,通过Fluent UDF编程实现基于欧拉多相流(EM)模型的求解稳态WDR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在参考开放数据库中实测案例对方法进行有效性验证的前提下,模拟并分析:(1)不同尺度孤立建筑的风阻效应对自身迎风立面WDR雨强的影响;(2)当2幢等宽建筑沿来流方向前后布局时,不同高度的下游建筑对上游建筑迎风立面和屋面WDR雨强的影响。研究表明:(1)孤立建筑的风阻效应对自身迎风立面WDR雨强有削减作用,且削减程度随建筑尺度(迎风立面高或宽)的增大而增强;(2)较高下游建筑的风阻效应使上游建筑迎风立面WDR雨强减小,屋面WDR雨强增大,且增减幅度随下游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其他文献
从新闻入手,阐述了通过新闻报道途径,构建高校校园新闻实践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该文根据EPC总承包工程,将其与传统承包模式进行对比,发现EPC总承包工程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又存在很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分析了EPC总承包工程中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非饱和土。对于非饱和土,其总吸力是由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共同组成。基质吸力可看作是土基质对水的吸持潜能,主要受土体结构和含水率的影响;渗透吸力主要与水中溶质有关,是由土中溶液引起的,主要受溶液浓度的影响。另外,盐渍土的固化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针对黄骅港滨海盐渍土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双圈”No.203型定量滤纸分别测试了含水率介于6-27%、含盐量介于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