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施肥等技术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苜蓿产业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本研究主要针对中国农科院培育出的耐盐苜蓿品种中苜1号,研究根瘤菌、施肥和除草剂技术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期望筛选出最匹配的根瘤菌剂,得到最合理的N、P、K配比,以及最适宜的除草剂,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整套的技术指导。 根瘤菌试验中选择了8种比较耐盐的根瘤菌株,为了了解这些菌株,首先做了生理生化性状测定,分析了它们的耐盐性、耐酸碱性、生长温度范围。然后接种各种根瘤菌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根瘤菌的接种效果存在着明显
其他文献
1.利用膜片钳技术对模式植物烟草根皮层细胞原生质体的内向跨膜钾电流进行了全细胞记录,并对内向K~+通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草根尖皮层细胞原生质体在细胞外液含10 mmol/L K~+、电极溶液含100 mmol/L K~+、当膜电位超过-100 mV时,可记录到明显的内向电流,膜电位越负则内向电流越大。烟草根细胞质膜上的内向K~+通道可被K~+通道专一性抑制剂TEA~+所抑制;该通道具有
学位
2003~2004在河南省伊川县,以中烟101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膜下滴灌试验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烤烟养分积累与分配、生长发育、烟田土壤水氮运移与分布及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水氮耦合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互作效应,提出了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为烟叶生产中以水定肥、以肥调水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提供了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随施氮量的增加,旺长期烟株各部位氮、磷、钾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灌水量由22
学位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我国乃至温带玉米种质不同的遗传变异,但光周期敏感性限制了在温带的利用。利用分子标记定位光周期敏感性相关基因对从战略上改良我国玉米种质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认识玉米光周期敏感的遗传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研究以典型的光周期敏感自交系CML288和光周期钝感自交系黄早4为材料构建F_(2:3)作图群体,得到了含有98个SSR标记的连锁图谱,运用复合作图法对光周期敏感性及其相关性状
学位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常年播种面积在2,500万公顷,上升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主要有30多种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和品质,选育抗病近等基因系和高抗自交系是深入进行遗传规律研究和抗病育种的基础,而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具有周期长、效率低并需要接种等环节。本文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抒结合常规育种的方法进行了抗玉米矮花叶病近等基因系以及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青枯病的抗病基因聚合自交
学位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快速准确地预测F_1杂种优势将有助于选育强优势的杂交组合。本研究选用河南省的8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按双列杂交组配28个F_1组合,对17个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选用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287对SSR引物和33个二核苷酸重复ISSR引物,对8个亲本进行DNA差异分析,计算亲本间的分子遗传距离,进而分析亲本间
学位
香气物质是反映烟叶质量的重要品质因素。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香型风味是由多种香气成分的组成、含量、比例及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烟叶香气物质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遗传因素影响香气物质的性质和种类,环境因素则主要影响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当前,烟叶香气不足是影响我国烟叶质量提高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对烟草香气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分类,研究农艺措施对烟叶香气品质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于20
学位
本试验从多个方面对玉米光温敏自交不亲和材料HE97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期播种,进行了光温敏自交不亲和材料HE97亲和性转换区间的研究,依据田间跟踪调查叶龄及室内考种研究了HE97亲和性转换区间的光温临界值,结果表明:1)日最低温度是影响HE97自交不亲和性的主要原因,亲和性转换区间在16.5℃~18.1℃之间。2)通过HE97自交和姊妹交以及将HE97与郑58作为双亲,各自的花丝一分为二,分别正反交
学位
利用普通玉米种质改良爆裂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拓宽爆裂玉米种质基础,同时保持爆裂玉米的优良膨爆特性是爆裂玉米育种的主要途径。爆裂玉米的膨爆特性主要是由胚乳的成分和结构所决定的种子性状,对其研究应采用不同于二倍体植株及二倍体种子胚的遗传模型。本研究根据爆裂玉米的育种实际,采用朱军提出的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利用爆裂与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8个世代和爆裂玉米自交系间杂交F_1代两套材料,研究
学位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穗部相关性状是育种家比较关心的重要农艺性状,了解其遗传机理并对其进行有效选择是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主要目标。但这些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传统的方法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效率很低,分子标记技术和QTL定位方法的发展为研究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研究选用SSR标记,以小麦品种郑州8761与川育35050杂交F_1花药培养获得的含有133个株系
学位
本文以发育正常的诱变玉米(26DC),对照材料(26CK)为试验材料。试验材料系杨晓玲教授多年的玉米育种材料。其中,26CK是一种代码为26号的自交系,26DC为26号玉米自交系利用花粉管通道法随机转大豆DNA后获得的变异材料。26号玉米自交系转大豆DNA的处理完成于2000年,之后,经过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套袋自交选育,获得了2004年进行本项研究的试验材料。本文研究了玉米穗位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