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十年发展,风能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技术最成熟、开发成本最低、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我国风电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专利产出数量巨大,如何借助专利信息度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问题。 专利信息包含了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在技术创新、国家竞争力、企业战略等各个方面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技术创新主体为了提升竞争力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将其所占有的各类生产要素进行洗牌重组,综合运用技术创新资源,最终实现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专利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技术情报,与产业技术创新的方方面面紧密关联,可以用专利信息的指标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进行度量与评价。而针对风电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则包括投入能力(人才、资金和机构)、支撑能力(内部和外部)、产出能力(风电产业、叶片领域和主轴轴承)的三个方面,涵盖主要由专利信息指标构成的28个3级指标。中国、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风电产业技术创新现状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四个国家和地区之中得分最低,这主要是因为:专利发明人和申请人数量虽多但素质较低,专利质量不高,产业内部缺乏合理的专利合作机制。 SWOT分析有助于梳理影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市场状况、政府政策、竞争环境等内外部因素,从而更加系统全面地指引风电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我国本土风能资源丰富,且拥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推动风电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产业内技术依赖进口的现象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且产业链不完善、集中度过低;核心技术专利面临封锁,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因此,应当在政策上引导风电核心领域如叶片和主轴轴承的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增强金融体系对风电产业的支撑能力;在已经成形的产业联盟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专利联盟;通过专利标准化策略协同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充分运用各种专利信息分析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导航;采取专利防御策略参与风电产业的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