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城市扩张的急剧加速,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以北京为例,2007年以来全市轨道交通通车约450公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轨道交通线路的增多,市民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间中的色彩环境的依赖程度也越发增长。但当今的大多数人们不得不忍受着现在设计者对地铁空间设计中色彩运用的不够重视等因素而带来的色彩视觉污染以及地铁换乘空间设计中色彩运用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却依旧脱离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快捷所带来的方便。在古代,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对色彩如此重视。先民对色彩有着明显的偏爱,他们将色彩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做出许多哲学的、伦理的思考。中国传统的色彩学历经漫长的文明演变,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色彩美学理论。然而在我国现阶段这些关于色彩的美学理论往往多被运用于园林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而地铁的室内设计上对系统的色彩理论指导的渴求却被许多人所忽视。在国内可供从事地铁车站室内设计专业系统学习和参考的地铁色彩设计理论方面的书籍资料也并不多,虽然也有些地铁色彩搭配的零散的资料与参考文献,但没有真正意义上将地铁中的色彩美学系统知识抬高到一个独立课题甚至学科的程度,更没有将地域素材的色彩相结合。总之,车站功能和乘客的心理感受很大一方面取决于色彩设计在地铁车站换乘空间中的应用,所以地铁换乘空间的色彩设计如何运用是地铁整体空间设计中的很重要的一方面。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从色彩研究本身作为切入点,结合轨道交通这一公共空间的设计特点,将色彩的形式语言与轨道交通的功能诉求进行系统研究,从城市规划、地域文化、装修设计、导向标识、人性化等全方位、从各个角度梳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地铁车站色彩设计体系理论,无论是对于当下轨道交通的建设还是对于未来的轨道交通城市规划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色彩因素作为车站空间装饰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从色彩所占的比例来说,无外乎分为两种:空间装饰色与线路识别色,因此两种色彩在空间中同时出现时,两者之间必然会出现矛盾。在当下,如何处理好线路色与空间装饰色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业内争论的焦点,在实际设计中两者形成一种博弈关系,这种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本课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具有相当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无论对于色彩理论的应用研究作为补充,还是对当下色彩与公共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论文中,将深入浅出的分析目前各个代表城市所遇到的关于装饰色与线路色处理的解决办法,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疑惑与遇到的难点,将争议部分及未有答案的问题一一罗列进行系统性分析,因此本次课题无论对于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方还是具体的设计单位都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希望为地铁设计工作者在地铁色彩设计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为建立系统的、完善的地铁色彩设计理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