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国内贫困农村人口能在2020年基本脱离贫困,贫困县全部摆脱贫困问题的限制。随着“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推进,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成为解决贫困问题最佳途径,同时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至今的必然现象。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济宁市东北部。泗水县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偏高、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工作接连受阻。从2017年开始,泗水县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电商扶贫的计划取得效果显著,该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越来越多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电商发展计划中,由此贫困人口持续减分。但农村电商扶贫最近几年兴起,发展时间较短,发展不够充分,所以政府在实施农村电商扶贫计划期间遭遇诸多问题。系统分析农村电商扶贫现阶段的基本情况、找出电商扶贫的具体问题并总结成因、加深扶贫工作的发展进程是泗水县必须及时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泗水县电商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参与式扶贫和可行能力理论,对泗水县贫困现状以及开展电商扶贫工作进行分析发现,泗水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了泗水县电商扶贫的进程,同时总结阐述了泗水县在农业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政府制度政策资源方面的优势,为改变泗水县电商扶贫现状提供方向。利用问卷调查法,先对泗水县农村电商扶贫的进程进行了解,明确当前基本情况,然后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调研该县农村电商扶贫的具体状况,调查结显示泗水县电商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支持电商发展,贫困户自身观念意识不强、电商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电子商务公用服务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模式较为单一等五大方面,通过分析原因主要有经济基础薄弱、信息化水平不高、贫困人员电商扶贫意识较差、缺乏电商扶贫的人才队伍以及政府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等。最后根据泗水县电商扶贫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泗水县当地特征提出完善农村电商扶贫的对策。通过提升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相关培训,深化电商扶贫、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制度、高度结合电商扶贫与政府扶贫等方面来确保电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