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PO4及LiFePO4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工艺与性能研究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和xLiFePO4-yLi3V2(PO43正极材料,研究了原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优化及离子掺杂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不同倍率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循环伏安测试等检测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以LiOH·H2O为锂源、NH4H2PO4为磷源,不同铁源和碳源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FePO4/C,并研究了其对合成的LiFePO4/C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以Fe2O3和酒石酸合成的样品颗粒粒径较小,分布较均匀,颗粒晶型完整,纯度高,具有首次充放电比容量高(115.342 m Ah·g-1),充放电平台平稳及极化度较小等优点。进一步对不同煅烧时间和碳含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制备LiFePO4/C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350℃预烧4 h,750℃煅烧7 h,碳含量为9.5wt%。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6.385 m Ah·g-1,2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99.8%以上,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xLiFePO4-yLi3V2(PO43复合材料。研究了温度、时间、复合比例等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优化出复合材料制备的工艺条件为:复合比例9:1、煅烧温度750℃和煅烧时间7 h。合成的复合材料包含两种物相,既有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4,也有单斜结构的Li3V2(PO43。充放电曲线出现四个电压平台,包括在3.4 V附近LiFePO4的电压平台和在3.64.2 V之间Li3V2(PO43三个特征电压平台,且充放电平台明显、平稳,兼有两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Nb3+对LiFePO4/C和9LiFePO4-Li3V2(PO43进行掺杂改性,研究了Nb3+掺杂量对两种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材料LiFe0.98Nb0.02PO4/C和9LiFe0.99Nb0.01PO4-Li3V2(PO43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粉体颗粒细小、均匀,团聚减少,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在0.1C倍率下,LiFe0.98Nb0.02PO4/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6.881 m Ah·g-1,比未掺杂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136.385 m Ah·g-1提高了7.7%,经过2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99.6%以上,其在1C下,放电比容量为105 m Ah·g-1。9LiFe0.99Nb0.01PO4-Li3V2(PO43在0.2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7.146 m Ah·g-1,比未掺杂的放电比容量提高了11.4%,在5C下放电比容量为107.905 mAh·g-1,说明了Li3V2(PO43的复合有利于提高LiFePO4/C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其他文献
禽类多瘤病毒(Avian polyomavirus,APV),早期称鹦鹉幼雏病病毒(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 Virus,BFDV)。能引起多种鹦鹉雏鸟死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BFDV原属于乳多空病毒
环氧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力学性能、粘结性能,并且固化收缩率小等优点,因此在防腐蚀领域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疏水性能材料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材料在许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利用。花生产量相关性状多表现为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特性,国内外对花生产量性状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遗传研究层面。构建高密度花生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对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明确其在连锁群上的位置和效应,对于深化花生乃至其他作物的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本研究用来源于表型差异大的两个栽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