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52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社会矛盾纠纷多发,通过涉法涉诉信访方式来解决上述矛盾成为了民众的现实选择。但由于涉法涉诉信访在实践中被扩大或异化,使得涉法涉诉信访愈演愈烈,而以行政手段处理本可以纳入法治轨道的涉法涉诉信访成了众多信访部门的首要方法。本文相信,通过搭建精密的法律程序、落实可靠的法律机制,以法律化来解决涉法涉诉信访中所存在的诉访不分家、信访部门庞杂、信访程序不清、信访终结困难等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基于信访法未出台之前我国现阶段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实际情况,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必要性、法律化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具体对策建议。第一部分,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历程与现状。通过辨析涉法涉诉信访以及法律化的概念和特点,从本身属性、管辖范围、办理程序等方面对涉法涉诉信访与普通行政信访进行比较,从中提炼涉法涉诉信访本身所具有的的法律属性;通过回顾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的状况,发现其存在意义及所需变革要求,理清我国涉法涉诉信访的发展路径,进而发现现阶段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在数量、诉求、形式等方面上所存在的问题,为下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第二部分,从观念、法律以及制度等三方面着手,分析阻碍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障碍。一是通过真实案例,对赴京喊冤、花钱买平安,大闹大有、小闹小有等现象进行解读,分析群众及政府在涉法涉诉信访观念上的障碍。二是分析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所存在的法律障碍,首先是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匮乏,其次是可以依据的规定、文件不够权威,导致我国信访工作,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开展缺少依据和权威。三是从制度分析,发现现行信访机制中存在多种制度,同时各个级别、各个部门都设立了信访处理机构,这样虽然方便了人民群众表达诉求、解决问题,但也产生各部门相互推诿,各自不管,各自为战的问题,较难协调统一,另外,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和处理标准,对于未尽责的案件也没有追责,案件办理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过大,容易出现“以访压法”。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类似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过程,从中学习完善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经验。从加快立法以及完善配套机制方面入手,提出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具体建议。信访立法是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关键环节,加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法》是本文的写作目标,通过建立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涉法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体系,实现将涉法涉诉信访导入法治轨道的现实要求。在加快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同时,也要建立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配套制度,例如人大督查专员制度,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联席制度等,最终做到人民群众信访有法可依、信访部门接访有法必依,形成标本兼治的社会治理体制。
其他文献
目前市场上搞得十分热闹的赠品促销从它开始出现起就受到众多消费者关注。然而作为一种本该十分有力的营销手段,眼下显而易见地正日益失去其应有的市场魅力!
复旦二附中作为试点单位,根据2014年3月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充分利用"课程"和"社会"两大资源,建立开展社会实践学习的常态机
利用江西省近19年省级统计数据和近7年的县级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对县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式财政分权在缺少"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的
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环渤海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热点,被视为拉动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环渤海在成功扮演这一角色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这一区域经济发
膜结构建筑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具有经济、环保等众多优势。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推动我国冰雪产业发展成为了气膜建筑行业新的目标和方向。当前我国体育场馆的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影响产线节拍的主要设备为翻转设备,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设备一个节拍时间内各动作占用的时间,确定了节拍提升的制约因素及方向。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翻转动
海洋环境是最为恶劣的自然腐蚀环境;海洋腐蚀问题是海洋工程安全服役面临的主要威胁,也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未来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也将面临不断
文章介绍了公路接入管理的基本概念,对包括公路功能分类、可接入性、接入间距及接入口微观设计等在内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结合江苏省的交通需求特征,对江苏省开展的公
威廉·麦克尼尔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世界史学科的领军人物。在对以往西方史学深刻反省的基础上,他以全球性意识为主要取向,力图创建一种宏观、整体的世界史解释模式,并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