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海洋已逐渐取代陆地成为石油资源的主要勘探开发区。隔水管作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关键设备,可能在洋流作用下因产生涡激振动而受到破坏,影响正常的钻井工作甚至带来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本文以正服役于南海油气开发工程的某实尺寸钻井隔水管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包含多尺寸、不规则排布附属管的多圆柱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在不同来流攻角、约化速度和圆心间距下附属管对其绕流和涡激振动特征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海洋已逐渐取代陆地成为石油资源的主要勘探开发区。隔水管作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关键设备,可能在洋流作用下因产生涡激振动而受到破坏,影响正常的钻井工作甚至带来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本文以正服役于南海油气开发工程的某实尺寸钻井隔水管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包含多尺寸、不规则排布附属管的多圆柱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在不同来流攻角、约化速度和圆心间距下附属管对其绕流和涡激振动特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对开源软件OpenFOAM嵌入多圆柱同步运动求解模块,得到了适用于求解多圆柱涡激振动的求解器,并与之前学者单圆柱和双圆柱绕流及涡激振动的数值和实验结果做对比,验证了本文数值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2.对实尺寸钻井隔水管系统的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在不同来流攻角和典型约化速度下附属管对主管的升阻力系数、泄涡频率和流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除极个别工况外附属管均能降低主管上的平均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幅值,但作用效果与来流攻角和约化速度均密切相关。3.对实尺寸钻井隔水管系统的涡激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在不同来流攻角和典型约化速度下附属管对隔水管系统的振幅、振动频率、运动轨迹和流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除极个别工况外附属管均能使隔水管系统的涡激振动幅值减小,对隔水管系统的涡激振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效果与来流攻角和约化速度均密切相关,来流攻角为210°和330°时最显著。涡激振动幅值较大时功率谱有峰值较大的唯一主频且振动频率接近隔水管系统的固有频率。多根附属管的不规则排布使实尺寸钻井隔水管系统的涡激振动运动轨迹更为复杂多变,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如雨滴形、倾斜倒立雨滴形、倾斜“8”字形和扁平椭圆形等。4.将原实尺寸钻井隔水管系统中的压井管线和增压管线每相隔120°均匀布置在主管周围,与相邻液压管线和化学管线的相对位置不变。对重新布置后的隔水管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在不同来流攻角和圆心间距下附属管对隔水管系统绕流和涡激振动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除极个别工况外重新布置后附属管均能降低主管上的平均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幅值,但作用效果与来流攻角和圆心间距密切相关,圆心间距比为0.98和1.18时比原隔水管系统效果更显著。重新布置后附属管均能使隔水管系统的涡激振动幅值显著减小,对隔水管系统的涡激振动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效果与来流攻角和圆心间距均密切相关,圆心间距比为1.18时作用效果整体上与原隔水管系统相似。5.隔水管系统升力系数幅值和涡激振动幅值显著减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侧的附属管将主管分离的剪切层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使其不能自由泄放,脱落的漩涡与附属管的泄涡相互作用而迅速消散,近尾流区不能形成明显的离散漩涡,从而有效抑制了隔水管系统的漩涡泄放。
其他文献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材料都表现出“热胀冷缩”的现象。材料的这一特性在给人类提供诸多便捷的同时,也给现代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比如会产生热应力、会影响精密零部件的精确度。负热膨胀材料由于具有反常热膨胀性质,自上世纪50年代发现后,受到国际上广泛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负热膨胀材料研究依然处于实验阶段,负热膨胀性能优异的材料还很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更少。所以,制备出具有优异的负热膨胀性能的材料是本论文的一项重
对于聚合物复合材料而言,通过参数设计实现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控制是其重要的应用目标之一,这其中也包括抗疲劳强度,而对于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过程,始终存在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众所周知,现代运输类飞机机翼的全尺寸疲劳测试程序结构相当复杂,这种程序主要包括:5-10种类型的飞行,每个飞行阶段含5-10种不同水平的载荷,以及一系列交替随机循环载荷的施加。因此,为了简化这些加载程序的组成,评估所考虑程序中各种加
传播电磁模式在界面上的反射相位问题是非常基本的物理问题。传统平面电磁波在介质界面的反射相位可以由菲涅耳反射公式来描述,被广泛熟知。然而,限制在低维材料体系中的传播电磁模式——极化激元的反射相位问题却在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关注。随着近几年低维材料,如石墨烯,六方氮化硼,碳纳米管纳米光学表征的逐渐兴起,实验上实现高空间限域且高质量因子的极化激元成为可能,这为研究低维电磁传播模式的反射相位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
SU-8胶是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制作高深宽比微结构的负性光刻胶,在非硅MEMS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刻成型的SU-8胶直接作为微结构材料具有多方面优势,但是与无机材料相比,其弹性模量和断裂强度偏低,采用高强度增强相材料复合是这一类材料最为常见的改良方法之一。但是文献报道的有关机械特性改良的研究结果不多,且增强相材料往往会影响其厚胶直接光刻成型能力,因此,开展SU-8胶复合改性技术创新研究对于拓展其在
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上转换发光行为而在军事、航空航天和生物等诸多应用领域备受关注。目前高品质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存在操作繁琐且产量偏低的问题。因此,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高品质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的方法对上转换材料的应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的研究共包含三个部分。首先对以乙二酸二乙胺或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制备微米级NaYF4:Yb3+/Er3+进行了研究。对水热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
2195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蚀性及可焊性等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2195铝锂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以轧制板材为主,针对其挤压型材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2195铝锂合金挤压成形工艺的相关研究,严重限制了该合金的应用范围。本课题针对某企业对高性能2195铝锂合金型材的迫切需求,开展该合金挤压成形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为2195铝锂合金挤压型材制备奠定理
非芳香性有机发光化合物因其对于揭示生物体自发光具有重要作用,且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本低等优势在生物影像、防伪及化学与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非芳香性化合物的发光可以用簇聚诱导发光的性质进行合理的解释,但由于聚合物的结构不明确,无法清晰地阐明这类化合物本征发光与具体结构存在的联系。此外,纯有机芳香性化合物在获得室温磷光性质方面由于系间窜越(ISC
近年来,超材料吸波器由于在隐身、电磁防护、电磁干扰抑制、能量收集、热发射器、超透镜、辐射冷却以及微型天线等诸多方面的大量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传统的超材料吸波结构大多为基于金属或全介质材料的硬质基体,一方面,金属和全介质材料使得吸波器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硬质结构使得它们一般缺少柔性,从而难以实现期望形状的吸波器。此外,它们的电磁特性固定,难以满足复杂变化应用的需求。因此,对基于廉价柔性介质并具
单壁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一维分子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热学、电学以及光学性质而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因手性指数的差异,单壁碳纳米管包含多达200种不同结构。由于结构依附的能带结构,不同结构的碳纳米管将展现出不同的电学性质。这些不同的结构体给碳纳米管带来了丰富的电学性质,同时对区分某一手性指数的碳纳米管并将其付诸实际应用带来难题。因此,对碳纳米管手性的探测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本论文发展了一种
界面系统中的热输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一方面,人们长久以来对界面系统中声子输运特性的研究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界面热阻的存在也确实为设计具有较低热导率的材料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本文首先基于平衡分子动力学,利用非简谐声子理论对声子在非简谐界面系统中的输运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可以计算出非线性晶格中基于频率的界面透射系数的方法。此法可以有效地处理有限温度下的声子重构正态化问题。与